• 2014湖南考古故事: “天书”原是苗文石刻和岩画

    发表时间: 2023-11-26 来源:木门窗

产品说明

  1月20日,“2014年湖南省考古汇报会”在长沙举行。省内文物考古专家汇聚一堂,分享茶陵晓塘古城考古发掘、长沙市开福区六堆子遗址考古发掘、城步陡冲头石刻考古调查等10多项重大考古发现成果。这里选取其中几则考古精彩故事,以飨读者。

  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陡冲头村,海拔1100余米,地势险峻,层峦叠嶂,景色宜人。村西是高耸入云的观音山,一条小溪从山上向东流下。沿溪两岸,考古专家经过半年多翻山越岭,发现了大量苗文石刻和岩画。

  “已发现的石刻涵盖文字、图形、符号、划痕等诸多元素,内容极为丰富。”考古汇报会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吴顺东说。

  2010年底,苗族聚居区城步发现10余块石刻,石头上的刻画符号,似篆非篆,似画非画,似汉字非汉字,有如“天书”,无人能识。

  随着对苗族研究的深入,慢慢的变多的人认为,“苗族曾经是有文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失传了”。石刻上的符号,被推断就是已消失200余年的“苗文”。去年6月中旬,吴顺东带领的考古队,进驻城步陡冲头村,开启考古调查工作。

  至去年12月下旬,半年多时间里,吴顺东足迹遍布以陡冲头村为核心的20平方公里范围内。“只要没下山,不下雨,我就叫上向导,背个包,拿条木棍,去山上转。”

  山上人烟稀少,没有路,很多地方也没有手机信号,刚开始他心里也不停打鼓。吴顺东说:“后来爬山爬多了,我总结出两点,一是不能被毒蛇咬到,二是不能受伤。否则就是有向导,也无能为力。”

  7月的一天,还经历了极为惊险的一幕。在枫树坪屋场,突然乌云滚滚,雷暴瞬间就来了,感觉闪电就在头上。树下不能躲,吴顺东和向导两人一路狂奔,一口气从海拔1300多米的地方,跑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开阔地。停下来,发现地上有东西闪闪发光,捡起来一看,是指头大小的冰雹。

  “最初切入点是寻找更多的苗文石刻,及考证石刻性质、年代,而目前发现远超预料。”吴顺东和记者说,目前发现的苗文石刻、字符、图符共92处,其中发现文字石刻20余处。多数文字石刻上,汉文与苗文错杂共存。

  吴顺东介绍,文字可分为古体字、近体字、变体字3种,以近体字最多,共140余字。近体字笔触刚劲有力,有一定的造字规律,常见汉字增减笔画构成新字,但也常杂糅汉字原形而不加变更。根据初步释读的内容,涉及当时居民点,山产、地产法定拥有人等。根据其中一些石刻的确切纪年,初步推定该地区存世苗文石刻下限为清乾嘉之际,古体苗文石刻上限参考所发现的多件宋代瓷器残件,暂定南宋。

  岩画是此次考古调查的另一重要收获。岩画分水生、陆生两种,水生大多为鱼类,雕刻手法为平面雕刻和浅浮雕。吴顺东说,岩画的发现,填补了省内该项目的空白,也可成为沅水流域白陶凤鸟文化源头探讨的重要参考。

  这是我省首次揭示一种已消失或还未知的文化。吴顺东坦言,因为缺乏参照,要完整解析苗文石刻的意思还存在很大困难,仍然任重道远。

  《汉书·王子侯表》中记载,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封长沙王之子刘昌为湘乡侯。这是目前关于湘乡的最早记载。

  而去年在湘乡市城区一口古井中的发现,把湘乡设县(侯、邑)的时间提早了约250年。

  2014年7月20日,湘乡市中医院综合技术楼开始施工。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工地挖出一个几十平方米的方坑。地表被铲去后,一些古井随之暴露。当年9月20日,一口古井被当地人盗掘。

  盗掘者盗走的是一堆简牍。他们悄悄在湘乡寻找买家。一个星期后,被当地公安部门抓获,简牍也被收缴。

  随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简牍研究专家张春龙赶到湘乡,对古井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古井中出土的陶器、板瓦、筒瓦等,具有明确的战国晚期楚文化特点。考古工作人员将古井中残剩的泥土运回湘乡市博物馆,清洗、分拣后收集到残简30余枚。

  “收缴的简牍数量约700枚,长度23厘米,是战国晚期楚国量制的1尺,文字形态是典型的战国楚文字。”张春龙介绍,简牍保存情况较好,上面可辨识的文字有“兀六月”、“九十二”等。

  张春龙表示,古井中的发现,明确了楚国晚期湘乡城邑的具体地点。古井东北3000米处是牛形山战国古墓群,是比较高级别的墓群,而相对应的楚国城邑一直未被发现,此次古城址在不期然间出现。“综合国内各地考古发现与研究,城址古井中出土简牍,古井必定在当时的衙署之中。对废弃简牍就近处置,是规律,也是常识。”张春龙认为,出土简牍的古井肯定是楚国晚期湘乡城邑所在地,是湘乡区域政治的中心。

  这样说来,湘乡设县就始自楚国晚期,约公元前250年,而不是汉哀帝建平四年。至于当时设县的名称,简牍上可能有,但是目前还未清理,所以还不得而知。

  张春龙说,此次发现的简牍应是记录战国晚期楚国的管理方式,涉及县、乡、村邑等基层社会的具体运作,能代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行政管理和基层社会运作仪轨,意义不限于湘乡一带。

  去年10月,在娄底市娄星区发现了迄今为止湖南唯一的一座明代壁画墓。壁画内容是当时为墓主人送葬时的情景,色彩鲜艳,保存完整。

  然而,由于考古发掘时操作不当,壁画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导致除墓室东壁外,别的部分均已被拖离原处,并在这一过程中造成了墙体的破损、开裂。围观群众在壁画上踩踏,也造成了壁画的脱落、磨损。

  在被媒体曝光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介入,制订了相关的现场保护工作规划。10月18日,派出田野考古、测绘和文物保护等多学科工作人员到现场,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还聘请了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壁画保护专家到现场指导。

  古墓所处的位置是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群益村的一处城建工地。“整个墓葬为石灰三合土夯铸而成,整体强度较好,绘画颜料鲜艳,线条流畅清晰、形象逼真。”保护工程负责人廖昊说,根据上述信息,专家判断墓葬所属年代为明代,墓中壁画保存较为完好,面积超过10平方米,内容有马车、乐队演奏场景以及各司其职的人物。廖昊认为,壁画所反映的应是明代的送葬习俗。

  关于墓主人的信息,墓中并没有出土实物证据。不过,当地刘氏族谱记载,墓主为刘仕逾,死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生前曾经为自然灾害捐献三千银两。

  在现场保护过程中,专家首先对壁画进行临摹,提取资料;随后对墓室再次进行清理,并在北端棺床旁清理出一件青瓷小罐;通过病害调查,收集了解壁画保存现状和病害,并研究分析病害原因。

  去年11月5日,壁画墙体完成切割,为墙体进行金属框架加固。然后,对壁画进行分块打包运输,联系专业吊装公司做起吊运输,运回长沙做进一步的保护和修复。

  这是湖南第一次开展壁画墓现场保护和搬迁工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说,借助现代科学的检测分析和揭剥技术,这座墓的壁画得到了妥善保护。

  2014年9月,株洲市茶陵县破获一起盗墓案,缴获多件青铜器等文物。经文物部门鉴定,部分被盗文物属于战国时期器物,为国家三级文物。

  茶陵县文物局的相关负责的人介绍,2013年7月,江西男子汪某得知茶陵县晓塘村有古墓的消息后,邀约7人从古墓中盗取了青铜炫纹兽面含环壶、青铜双耳三足鼎等文物共计8件。

  根据盗墓者交代的线月,株洲市、县文物局组建考古队,对被盗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随着发掘的进行,考古人员不仅发现了古墓群,还挖掘出古城墙、护城河、水井等遗址。考古专家确定,该遗址是战国时期的军事重镇晓塘古城遗址。

  考古人员介绍,在古墓发掘中,黄泥坡一号墓内发现一棺一椁。结合遗留器物以及从盗墓贼手中追回的铜鼎、铜壶,推断为战国中晚期楚国贵族墓葬。

  荒塘坳二号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青铜剑就有7把。出土器物中,楚文化特征明显,又有越文化的痕迹,说明了楚越两种文化的交融,也印证了晓塘地处“吴头楚尾”的典故。

  去年9月至12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沙市青少年宫的建筑工地,发现了一段长约48.7米的古城墙。考古专家确认,这是三国魏晋至唐初的长沙城北城墙。东端保存较好的一段将原址保护。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朴华介绍,发现的墙体断断续续,其中东端长约6.5米的部分保存较好,墙体夯土厚约1.5米,包砖有10层。在墙体解剖过程中发现,城墙始建于三国魏晋时期,南朝时期来修补和扩建,并在墙体外侧包以青砖。城墙一直沿用到唐代初期,后由于人口增长、城市扩张而废弃。

  在距城墙北侧25米处,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段壕沟。其走向与城墙一致,残存长约32.7米。考古人员判断其开挖于西汉时期,三国魏晋、南朝时期一直在使用,唐代初期废弃并填平。考古人员推测,壕沟为当时的护城河。这是长沙首次同时发现城墙和护城河。

  此次出土的古城墙,为古代长沙城域变化提供了新的证据。专家说,结合此前的几次发现,大概能推断出唐代长沙的城区范围:即北起今中山路、南至解放路、西起湘江路、东至蔡锷路。

  夫妻合葬墓不少,而有“恩爱窗”的却不多。去年12月,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岳阳经开区茆山村发掘了一座夫妻合葬墓。确认年代为南宋。

  考古发掘负责人李智介绍,这座合葬墓是仿木结构的砖雕墓,整体长约5.5米、宽4.6米、深2.4米,坐西朝东,男左女右。有3层券顶(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呈弧形的部分)。墓室的建筑基本类似住房,全部由砖砌成,十分精致。

  尤其特别的是,相连的两个墓室之间,有一扇小门,俗称“恩爱窗”。专业的人介绍,在古时候,“恩爱窗”寄托着夫妻死后再续姻缘的愿望,但在合葬墓中并不多见。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说,这种类型的墓葬在中原地区很常见,但在南方地区极少发现。该墓应是“靖康之变”后南迁的中原人氏的墓葬,为研究宋代历史和移民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去年9月中下旬,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常德津市文物局组织考古调查队,在津市开展了湖南首次水下考古调查。通过声呐扫描、潜水探摸,发现古码头、沉船等水下遗迹。

  在澧水津市城区段1.5公里的水域内,经过考古调查队10天的工作,发现古码头2处,及沉船一艘,沉船为小型平头船,长12.3米、宽3.9米。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此次水下考古调查领队张涛介绍,声呐扫描后,在河底发现一艘沉船。为了一探究竟,张涛和3位潜水员潜入12.5米深的河底实地勘查。

  张涛说,这是湖南第一次结合声呐扫描和人工潜水的科学作业,标志着湖南河湖内水地区水下考古零的突破,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