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手艺派上大用场
发表时间: 2024-09-04 来源:木门窗
年古建筑修缮经验,他善用木工古法榫卯结构,不着一枚钉子,可使建筑构件外表无缝隙、结合稳固。
自2016年松阳县启动“拯救老屋行动”以来,叶常贤参与修建了160多座老屋。“我没想到,自己的老手艺还能派上大用场。”他说。
传统村落里错落分布的老屋,构成松阳独特的乡村历史风貌。松阳老屋大多始建于一两百年前,虽然是低级别文物建筑,但具有相当的传承价值。跟着时间流逝,这些老屋大多已破败不堪。
负责修复古建工匠不仅要有高超技艺,更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积淀,能够针对古建筑的自身价值、人文环境和历史地位等不同因素采用不一样的修复方式。“我们得知,对村庄最有感情的还是村子里的村民们,对老屋结构最为熟悉的也还是那些本土木匠们。”松阳县名城古村老屋办常务副主任叶茂松说,“拯救老屋行动”中,松阳县培育了2000多名传统工匠、30余支队伍、累计参与项目的传统工匠逾千人。
松阳人修建房屋往往就地取材,全靠木匠以智慧和精巧技艺生木造屋。因此,木匠曾是各乡各村中最受追捧的职业。
叶常贤16岁就拜师学艺,跟着木工师傅打下手,三年出师。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黄土垒墙和杉木盖房逐渐被钢筋混凝土所替代,叶常贤一身木匠本事没了用武之地,他不得不改行另谋出路。直到2008年,随着民宿经济兴起,传统民居受到游客青睐,手艺精湛的老木匠又开始抢手,叶常贤也重新捡起了老手艺。在“拯救老屋行动”中,叶常贤成立了一支30多人的工匠队伍参与其中。
“我们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修过老房子了,有点担心能不能修好。”工匠曾荣华说,能够重修家乡老屋让人惊喜,但大家也都有共同的担忧。
为了让修缮队伍更专业,提高古建筑传统工匠的理念和技术水平,2016年,松阳县举办了各类文物建筑修缮从业人员培训,聘请省里乃至全国的文物保护专家授课。全县600余名涉及木工、雕刻工、泥瓦工、石工等不同工种的工匠参加培训。
“在修缮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能修不换的原则,尽可能地保留原有构件。”叶常贤和记者说,保护夯土墙、木构架、小青瓦、马头墙、块石墙基等代表松阳民居特征的基本要素,不擅自改变建筑原风貌,同时又使修缮后的老屋能够宜居,这些是他们在修缮时谨记在心的准则。
叶常贤表示,修缮古建筑最难的在于复原。为了确认和保证不改变原状,“小到一个窗框尺寸与屋顶瓦片,大到整体风格,都有很严格的要求”。有时为找到比较合适的旧瓦片,工匠们会到几十公里外的村落找上十天半月,对因霉烂等原因更换下来的构件,工匠们也都会谨慎保管备用。
但是,对于“能修不换”的修缮原则,村民一开始却并不能理解。能够旧居翻新是很多村民的愿望,他们都以为“只修不换”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曾荣华和团队用实际行动“说服”了村民。在不影响建筑特征要素的前提下,工匠们同时增设了屋面防水层,配备给排水、强弱电设施,增设厨房、卫生间,彻底改善老屋居住的舒适度。“既能留住老屋记忆,又能改善生活条件”,这样的保护修缮切中了村民的关切。
“修老屋就是修人心。一幢幢老屋,一砖一瓦都是物化了的乡愁。传统工匠们的坚守,换来的是老屋的新生,也留住了美好的乡愁。”叶茂松说。
松阳始终把工匠精神、品质意识贯穿于“拯救老屋行动”的全过程,掌握传统技艺的本土工匠也得以重操旧业,大展身手。图/本刊记者 虞向军
在叶常贤的团队中,工匠的平均岁数超过50岁,最年轻的便是他27岁的儿子叶彦杰。“现在学这门手艺的年轻人太少了,干这行辛苦,出师得两三年。”叶常贤说。
明清以来,松阳一直是出建筑工匠的地方,近些年,当地的派系和技艺面临失传。“拯救老屋行动”启动后,包括木匠、瓦匠、泥匠、篾匠等在内的传统工匠纷纷选择回乡,但精工技术人员短缺、后继乏人等问题依然存在。
松阳县政府把困境看在了眼里。自2016年起,通过政府层面的规划,每年面向全县选树相当数量的工匠列入“松阳工匠”人才库,通过各类相关培训并发给证书。目前,持有松阳县文物保护从业人员培训证的总人数为263人,初步建立了“工匠资源库”,打响了“松阳匠人”品牌。
2021年,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始配合需求开设土木工程(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设置木雕、木作、砌筑3个方向的专业实训课,旨在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古建工匠队伍。叶常贤等技术非常精湛的老工匠被聘请传授修缮古建的手艺。
现在,叶常贤每周都要去一次学校,给40多名学生教课,“希望能把老手艺一辈一辈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