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长寿古镇——“三倒拐”游记
发表时间: 2024-04-24 来源:木门窗
重庆长寿旧城区长江边上,有一片明清街市建筑群,那里就是当地人俗称的“三倒拐”,它与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历史背景和文化名街、江苏省泰兴市黄桥老街等15条街道齐名,是迄今为止重庆唯一一个被认定的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街。
岁月轻轻滑过指尖,到重庆长寿“三倒拐”游玩的事儿,弹指一挥间,一晃就过去数年时间了,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但对于我这个喜欢旅游观赏风景并酷爱写作的人来说,却永不凋零,刻骨铭心。这几天闲暇之余,我把到重庆长寿“三倒拐”游玩的事儿,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人们常说:“爬三倒拐通身汗,下三倒拐脚打颤。”这句话比较形象地道出了重庆长寿古街“三倒拐”的地势形态和艰难之行。“三倒拐”古色古香,名不虚传。壬寅虎年的一天周末,我和老婆从青岛出发,乘坐飞机赶至重庆参加完内侄女儿的婚宴后,在内兄六哥的陪伴下,慕名到“三倒拐”游玩了整整一天。单说爬三倒拐,下三倒拐就把我们三人累得大汗淋漓,精疲力尽。
星期六清早,我们相约去了重庆北站,买了三张9点47分到长寿的动车票就进了站。24分钟后,动车到了长寿北站。感觉比去市区还方便快捷。
岳父岳母是重庆人,育有五子三女,常听他们讲,长寿,历史悠远长久,山势秀美,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流长,留下了诸多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
我和老婆,在内兄六哥 的引导下,坐大众牌私家小车,在长寿大街小巷穿行。给我们的印象是,长寿城区好似浓缩版的重庆主城区,房屋依山傍水而建,也呈上下半城之势。上半城为内城,状如展翅的凤,故称凤城。凤城最早有四道城门与城墙围筑。下半城为老城区河街,连接上下半城的通道为“三倒拐”老街,上世纪60年代初又紧挨老街建了缆车站,以方便居民上下往返。
老城门洞就位于凤城区望江路的临江一侧,在观景台凭栏而望,恍若有重庆老朝天门的风貌。
走下门洞石梯回头再看,眼前出现有年代感的古城墙。这就是长寿历史上的“西岩观城门洞”。
西岩观城门洞,明代城门,清代重建,拱卷式城门,这是长寿城区仅存的老城门。
内兄六哥对长寿了如指掌,他向我们介绍说:长寿原名乐温,明代洪武年间改为长寿县,因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百岁老人尤多因而得名长寿。县址在今凤城街道河街,濒临长江。河街是长寿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2001年撤县设区。有秦代女实业家巴寡妇清、宋代理学大家谯定、现代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李寿民等名人。境内长寿湖、长寿古镇、长寿菩提山均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同时入选重庆十大旅游度假区。
长寿区处重庆同城化发展先行区,长寿城区位于重庆主城以东沿江下游,紧依两江新区,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重庆北站60公里,万吨级船队常年可通江达海,渝怀、渝利、渝万铁路和渝宜、长涪、三环高速交织交汇,是重庆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
重庆长寿的三倒拐老街,古人从落差近200米的凤山山壁上,一点一点将它开凿出 “三拐六段”的独特风貌。其中3个180°的急转弯,也就是“三倒拐”的由来。
如果要寻觅一座城的记忆,那么老街一定就藏着它的脉络。“三倒拐”是老街很精致的一部分。
有着“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街”15强美誉的“三倒拐”古街,面朝长江,依山而建,江水共长天一色,沿途古迹和传说甚多。古街巴渝市井文化、民俗文化、乡土宗教文化、码头文化、三峡文化交相辉映,以历史场景演变为主线,风貌质朴。是目前三峡库区保留最为完整的明清街市建筑,建筑均为典型巴渝特色的竹木夹壁结构,因地制宜,煞是壮观。
坐落在重庆长寿区西南部,位居长寿区城中心半坡之间,是明清两代建成的一条由长江岸边至长寿城内的石板小道,全长2.5公里,依山而筑,由三千多级石梯拾级而上,整条古街蜿蜒曲折,要转三个急弯,是河街至城内人行的必经之路,也是连续接新城和老城的重要通道, 默默留下了时光的足迹,人们习惯称其为三倒拐”。老街的下半段,还有一整片怒放的三角梅爬满屋顶,给安静的老街,增添了些许生机。
在抗战时期,三倒拐是长寿最繁华的地段,民族工业发达,有面粉厂、盐、茶等店铺100余家,为重庆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蔬菜、肉类等后勤保障物资,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做出一定的贡献。三倒拐中部原有一座武庙,抗战时期曾作为国民政府第十一陆军医院,专门接收在前线负伤的军人,许多从前线下来的伤员治好伤后就在三倒拐定居,至今仍有人健在。三倒拐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去处,居住人口逾千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县人民政府将建筑全部收归国有,由房管部门管理,由城镇居民居住。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三倒拐手工一条街非常发达,很多人以此为生。从山下到山顶,有酒馆、卷烟厂、布鞋厂、老相馆、川剧院等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展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首次对三倒拐进行了调查,并加以保护,禁止拆除,禁止非法改造。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长寿撤县设区。之后,长寿区政府对三倒拐做出旅游开发规划,对这条老街的道路和房屋进行了局部的修复改建,安装了路灯和垃圾箱等。
2006年,长寿区建委委托重庆大学进行三倒拐保护更新设计,得到长寿区政府的支持。三倒拐的保护纳入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三倒拐的建筑年代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所有建筑以穿斗结构为主,辅以抬梁结构,小青瓦屋面,屋顶是悬山式和歇山式相结合,古朴典雅。这些建筑约20%的户型需要改造,其它都保护完好,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意义和开发价值。长寿区文广新局局长刘德奉认为,三倒拐是长寿历史的缩影,反映了长寿数百年的兴衰。据统计,三倒拐的古建筑有64栋超过20000平方米,都是清代至民国建筑。从历史价值来看,三倒拐始建于明朝,清代改扩建,至民国时期兴建上半部分。三倒拐留下了长寿民族手工业的发展历史,见证了长寿的兴起,记录了长寿抗战时期的贡献,是研究长寿近代史的重要实物证据。
长寿之火,在于它有魔幻梦境中的城貌。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外有山,城中有城。层层叠叠,号称立体之城。内兄六哥津津乐道地给我们讲说长寿的风景风貌以及风土人情、城市的特色,让我和老婆听得如痴如醉。
外地人到长寿,观其小山城之美。特别是喜欢坐缆车、逛河街、游菩提古镇、钻西岩观城门洞、观古城墙、到千年古刹定慧寺烧香拜佛、到长寿湖钓鱼、吃鱼宴等。我们三人却特爱逛“三倒拐”,如果说重庆得山之绝妙,才能显城之独韵。山城重庆“城在山中建,水在城中穿”的山水格局,为各老街定下了山城独有的格调。那么,长寿的的城市“三倒拐”老街,是最具山城韵味的那条街。“三倒拐”是小山城中遗存的原味静谧老街,令我们流涟往返。
三倒拐所有建筑以穿斗结构为主,辅以抬梁结构,多为明清四合院的形式,小青瓦屋面,屋顶是悬山式和歇山式相结合,古朴典雅。
到三倒拐旅游,最值得看的就是当地的明清至民国的建筑。沿着古老的青石板拾级而下,整条老街显得特别静谧,坐在门口乘凉的老人,轻摇着蒲扇、坐在自己门口绣十字绣的姑娘,正赶着手中的活儿、不时从巷子里窜出的孩子举着吹泡泡的瓶子吹起一串串泡泡,在阳光下飞舞着……宁静、安逸,是老街给人的直观印象。也正因如此,有些老年人一直守着住了几代人的老房子不愿搬离。
三倒拐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就,顺着山势蜿蜒,三倒拐依山就势,因地制宜,从一条青石铺就的街道,连接着凤城与河街,两边的建筑顺着青石街道依次布局,高低不平,井然有序。站在高处,你能见到一片片青瓦房鳞次栉比。在蜿蜒曲折中,你能体验到走“之”字之道的愉悦。
三倒拐 临街建筑里交错的通道,通道里藏着别有洞天的小四合院,四合院内设有小天井,上厅明间用台梁结构,上厅与左右厢房之间有三到五步踏道,上厅的斜撑多采用镂空装饰,再配以传神的雕梁画栋、楼阁窗棂,极富情趣。层叠青瓦被房前屋后的大树所掩映,出于尘世又隐于城市。它就静静地存在着,温暖而美好。
三倒拐街面铺青石,平整规范,各个建筑的镂空装饰、雕梁画栋,都很有艺术性。窗格几何纹、饕餮纹、兽形纹、花卉纹等生动夸张,极富情趣,可供喜欢艺术的游客前往参观。
我们三人漫步走在透出年代的沧桑、铺满青石板的三倒拐街的路上,从下到上慢慢地“爬”,还时不时地驻足回望,静静地感受这条明清老街的变迁,从内心深处发出感叹,三倒拐老街真是呈一步一景沧桑古朴之美啊!
爬一爬三倒拐三千级石梯,相当于减肥了。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还饱了眼福。可以欣赏到江南民居四合院,推豆花的缺角老石磨;可在石垒堡坎上寻找岁月流痕或者石夹缝里长出来的桑葚,在二级保护古树下歇口气,顺采一棵小黄角树回去种在花盆里。游三倒拐,从南城门进入,一直往河街方向下行,你会感到很轻松,虽然街道曲折,石板路不平坦,但是你会感到三倒拐的峻奇和幽静。游三倒拐当数由河街而上,才算真正体会了三倒拐的艰难。
从河街的已经破败不堪的老电影院入口拾级而上,拐上和平街的那二十级石阶很陡,也很苍老,古今的脚印还在,仿佛有时间深处的足音与我们相接;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和平街,这里四合院多,还保持原来的风貌。至五香门。一石板路旁逸去著名的八角井;一支往武庙(原长寿一中)和三洞沟峡谷。在五香门还不能歇气,因为已能望见那棵二级保护古树了。此时已经微汗,到了古树下,才算爬上第一拐,可在古树下纳凉歇气,歇气够了,养足了精神,就得一鼓作气爬完最后两道拐。最后两道拐的房屋建筑结构与前一样,所不同的是多了些穿逗吊脚楼,一眼望见那房子就吊在半空,粘贴在绝壁上。当你终于爬完三倒拐,带着一身大汗和喜悦,立于南城门回望,江南尽收眼底,白塔亭亭玉立于长江边上;而三倒拐则像一条乌龙,盘旋于山际,龙头伸入长江象蛟龙入海的定格。
经过文博专家实地察看,断定和平街的建筑早于三倒拐,大多是明清建筑,其中的四合院及穿逗结构的古建很有特色,保存了许多雕梁画柱、镂空装饰民间工艺范本。三倒拐则建于清晚期,多数是民国建筑。建国后又遭屡次毁坏和屡次修缮,致使长寿这明清古建筑一条街羼杂了些许现代的砖瓦和意韵,多了份“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联想。自然,如此多的古建筑群在长寿绝无仅有,就是在重庆市内也十分罕见。而在三倒拐周遭,左边文庙右边武庙,傍三洞沟森林公园,倚西岩观瀑布,顺连龙石梁、定慧寺及白塔等景观,与江南巴寡妇·清怀清台遥望,自成文物景观群,何其庞大,自是巴渝第一了。
如今的“三倒拐”已无了昔日的繁荣,但却是这座小山城得以存下来的唯一较完整的一条步行街,它是这座城市文明衍进的见证和独特的景观,历经岁月的洗礼,更加风韵犹存、引人入胜。
“三倒拐”一日游令人终生难忘,三千多级石梯拾级而上,更是令我心惊胆战。至今想起来,我还会直冒冷汗呢,嘻嘻!
☆ 作者简介:吴刚,曾用名吴绪承,湖北监利人,研究生学历,自由撰稿人。曾任海军航空兵某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海军航空兵某高炮团代政委、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后勤部正团职政治处主任等职,海军上校军衔;现为公安二级高级警长,三级警监警衔。闲暇时喜欢写一些通讯,散文,诗歌,随感;数10年来,有3000余篇作品散见于军内外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及微信公众号,其中有百余篇荣获军内外新闻奖、优秀征文奖。
- 上一篇:吉林市仿古小青瓦高性价
- 下一篇:汕尾觉源寺1·29物体冲击事端查明形成1名工人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