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26所高校抢滩青岛 大学入驻农村有啥变化
发表时间: 2024-06-30 来源:砖雕
近年来,青岛与国内知名高校频繁牵手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常态化动作。五年来,已有26所国内外高校(机构)在青岛落户。有媒体以“南深圳、北青岛”来形容这两座“引智”力度旗鼓相当的城市。一种原因是慢慢的变多的高校来青岛办学,另一方面是驻青高校也在“下乡”占领各区县市建设新校区。12月10日,青岛大学与胶州市政府共同签署的共建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合作协议。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占地3000余亩,将开展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高校的到来不可避免地让周边村庄进入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变迁?今年9月以来,一群大学生通过田野调查找寻答案,本报记者也沿着这一路线看到了悄悄发生着的变化。
12月18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专业的大三学生张旭和同伴们再次来到学校附近的北龙口社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通过走访村民,观察海大的到来影不影响了村民对于教育的态度。
今年下半年开始,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像张旭这样的大学生深入海大周边的村庄走访。他们有的从教育态度入手,有的从职业选择入手,有的调查村庄交通的变化,有的观察村民个体命运的变迁,角度纷繁不一,但最终方向一致——海大的到来给周边的村庄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这是在一门叫做“新闻学学术前沿”的课程上,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定给学生们抛出的一个问题。
在西安一所高校工作时的一段经历,激发了王天定对这一议题的兴趣。他记得,在西安任教时,学校隔三差五就会受到周边村民的“骚扰”。矛盾最激烈的时候是,一个村子的村民在学校附近开了一个店铺,想让学校从围墙上开一道门,增加客流量。但学校考虑到安全风险隐患,拒绝了村民的要求。协商未果,村民直接开着挖土车过来把围墙推倒了,警方介入才制止了事态扩大。
“所有这些激烈的表现都是失地农民对于未来的一种焦虑。”王天定说,他在中国海洋大学与周边村庄之间并未曾发现这种剑拔弩张的矛盾。但是,一所大学的到来,无疑让村民几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和家园样貌发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迁”与“变”。
王天定想让学生们通过田野调查挖掘出这种变化。他相信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过程。“有的学生说起全国说起世界头头是道,但是对他生活4年的城市,尤其是周边社区却不了解。关注北京、上海、全球化很重要,但关注本地更重要。”在王天定看来,生活中有很多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百姓生活有重要影响的事情并不是以突发状态出现的,而是以潜移默化的状态出现的。他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到周边的村子里去,触摸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脉搏,“认识中国,身边的每一个村庄都可能是观察的样本和切片。”
在第一堂课上,王天定就把这个田野调查的项目布置了下去。三五名学生一组,带着不同的方向,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走访学校周边的村庄。每次田野调查的结果,都发布在一个微信公号上。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是继鱼山校区、浮山校区之后的第三个校区,于2008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使用,目前在校生有2万名左右。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校身边的这些村子,是熟悉又陌生的。
“牟家社区与海大崂山校区南区宿舍不过几里地的距离,但是本科三年来我们从始至终没有对这个不起眼的村子产生兴趣。唯一的印象就是这是一个因我们而失去自己土地的地方。”海大新闻专业的朱臻回忆。
土地被征用后的村民是如何谋生的?不少学生选择从这个方面深入学校周边的村子。新闻专业的吴灵和同伴们通过走访发现,牟家村不再是一个以姓氏为主维系的居民区,而是融入了许多的外来因素——从各地举家过来租住在村庄里,主要面向学生群体做流动式摊点生意的商贩。
与此相对应的是,部分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也被改变。他们利用多余的房屋分隔成多个小单间,以适当的价格出租给这些外来商贩们。由于牟家村位置相对较偏,租客不多。吴灵和同伴们走访的一处人家,共有16间房子,出租四间房子,每年租金8000元。
这种商业化在海大崂山校区北门的北龙口社区以更为强烈的方式上演着。宾馆、浴池、饭店、手机维修店、服装租赁店……胡同里五颜六色的招牌,展示着北龙口社区的独特气质。
不难发现,那些被改作宾馆的民居努力着迎合城里人的口味:胡同里的广告牌上写着“暖气、WIFI、热水、空调”,这是有别于别人的竞争优势;水泥外墙被刷成活泼的粉色或者蓝色,理由是“更着迷”;原来的大铁门换成了玻璃推拉门,既洋气又方便客人出入;正对门口的影壁墙成了广告牌,醒目挂着“温馨客房宾至如归”8个大字……农家小院也被改造了,上面封顶地面铺上大理石,为的就是开辟出更多的房间。
出租房屋给村民带来的收入是很可观的。“按照距离学校的远近,房租的收入不等。离学校最近的那些房屋,出租后租金一年能达到10万。”海大新闻专业的张旭在走访中发现。从去年开始,北龙口社区的胡女士抓住商机,将家里的院子改造,一共建起了7间房用来开设旅馆。现在胡女士的每一天都被牢牢绑在旅馆上。她说,“赚的比上班要多。”
与以往相比,周边村民的营收方式和就业空间有了很大的不同。让张旭津津乐道的一个细节是,他在走访中发现,为吸引年轻人消费,北龙口的超市里安装了几台夹娃娃机。在张旭看来,这在农村里很不寻常。大学的到来,甚至带动了整个村庄的转型和发展。中韩街道牟家社区已经尝到了甜头。历史上的牟家村有600余年的历史,但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一直比较贫穷落后。改革开放以后,村民基本都靠外出打工生活。
海大崂山校区的到来为牟家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当时,中国海洋大学征地给我们村5323万元征地补偿费,社区居民527户,人口1485人,平均每人近4万元。这笔钱怎么用,群众看法不一,很多人要求把钱分了算了。可是如果把钱分了,往后村集体经济发展靠什么?子孙后代怎么办?”牟家社区党支部书记牟吉忠回忆。
为此,牟家社区两委多次开会研究,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请专家教授进社区讲授怎样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学习,党员居民看到了“抱团”发展的巨大潜力,都同意社区居民每人一次性发放6000元征地补偿费,其余征地款投资于海大后勤服务配套项目,由社区享有所有权,所获收益分给居民。
“我们社区紧靠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可以说,学校选址给我们社区带来了机遇,集体经济的发展正是源于那时。”牟家社区宣传委员牟孝勇介绍,通过后期筹资,牟家社区总投资1.2亿元,为海大崂山校区建设配套,这中间还包括宿舍、食堂、网点房、室外活动场等。该项目于2010年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6年来,事实上,这条依托高校经济,全力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没有走错。它不仅解决了牟家社区的长期固定经济收入问题,同时又为牟家社区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目前村里有十几人在海大从事宿舍管理员、保洁员等工作。
牟孝勇说,海大配套项目每年可直接为社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200余万元,“并且在逐年递增”。现在村民一年能拿到3600多元分红,医疗保险全部报销,养老保险报销50%。可以说,海大慢慢的变成了了牟家社区的“品牌”。有关社区概况的介绍文章里,重要的一条内容就是“著名的国家‘211’工程中国海洋大学坐落在社区西侧”。
海大崂山校区的到来,让牟家社区居民牟彩霞感触很深的还有交通便利了。“以前我们去市里只能做110路车,只能去一个目的地,还特别不方便。学校建成后就好多啦,通过学校牵线,又新建了几个公交站点,交通方便多了。”
“海大崂山校区来了之后,社区有了钱,有能力给群众干更多的事。”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牟孝勇还展示了一份“牟家人自己的刊物”,名为《谋福百家》,“用文字和画面展示牟家的故事。”
八旬老人牟本忠就是这里面一个踊跃的投稿者。在一篇标题为《昂扬奋发的牟家社区》中,他写了海大崂山校区到来之后村里的变化:“中国海洋大学入驻牟家社区,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和知识的氛围”。
“海大的到来确实给农村带来了新的气息,让社区居民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家庭条件好了以后,他们愿意把钱花在小孩上学上,愿意在子女教育上来投资。”牟孝勇介绍,为满足居民的这种新需求,他们经常在社区报上开辟专栏,介绍关于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去年,社区还把海大教授请到了社区办公室,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这种变化同样发生在北龙口社区。在张旭和同伴们走访过程中,在北龙口社区居住的胡女士听说他们调研孩子教育的问题,很爽快地把他们拉进了屋。根据胡女士的描述,她的女儿在崂山一所私立学校上小学,有外教,学费一年3万元。
“现在教育光拼成绩已经不够了。大家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后,还是得靠钱,而且还得从小就得花钱。”囿于经济压力,没能让小儿子在这所“什么都有”的私立小学里上学让胡女士至今抱有遗憾。
走访过程中,吴灵和同学们发现,海大崂山校区的到来,还给周边村民带来了“一种社会荣誉上的东西”。尤其是在当他们向其他较远社区的居民描述自己的居住地时,这种荣誉感体现得更为明显。
对于牟家社区的居民来说,在未来的两年内,更大的变化还将发生。目前,牟家社区安置工程“牟家馨苑”已经竣工。不久之后,整个社区将全体搬迁,居民们将告别低矮的平房,住进楼房。“我们有一个1900㎡的文化广场,有一个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其他的还有一个2000㎡的社区活动中心,专门设立了一个日间照料中心,为村里的老人提供便利,居民有了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牟孝勇时常畅想起社区搬迁之后的光景。
即墨市鳌山卫街道杨家岭村的杨书记对于村子的未来也非常期待。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一墙之隔的区位优势给杨家岭村提供了发展机会。“像我们村里现在有二三十位村民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找到了保洁等工作。另外,房租高了不少。之前房租一年1万来块钱,现在一年四五万。”杨书记和记者说,他们期待着依托山大青岛校区,给村里的经济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下一步社区改造之后,村民住房环境会有更大的变化,村集体的网点也会发展起来,对于村庄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崂山区中韩街道午山社区居委会主任王中波想得更远。“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在我们午山,但之前没利用起来,相当于身边有个聚宝盆,我们却一直没发现。高校不但能在经济上带动我们午山发展,还能在社区发展等方面给咱们提供智力支持。所以之后怎么利用校地合作,是解决将来午山老百姓吃饭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我们这一届两委成员很大的一个思路。”王中波介绍,经社区争取政策,在青科大崂山校区成立了联合办公室,现场办公。“除了解决之前的历史遗留问题,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讨和摸索如何加强校地合作、实现共赢。”
“我们想做的东西很多。现在探讨了两个项目,还没落地,为青科大崂山校区提供配套服务,社区也有获得收益。另外,学校医院这块还可以探讨开展合作。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在校人数3万人,以后建成医院既可以对内,也可以对外,对社区居民来说,是个很大的便利。”除了网点、配套之外,王中波还筹划着在旅游、孵化器等方面和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展开合作,“这种合作是多方面的广泛合作,是社区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归根结底是想让每个社区居民受益”。
“加强校地合作是科教兴国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的需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张全弟曾就校地合作转型发展对全国多个城市的领导干部展开专题讲座。据其介绍,国内通过高校拉动地方经济转型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上海市杨浦区。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杨浦区拥有众多著名的百年老厂、老品牌。“上世纪90年代,随着厂区搬迁,杨浦区面临发展困境。就在走投无路之际,依托辖区内17所高校,把高校教师掌握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走出了一条高校拉动地方经济转型的典型路径。”张全弟说,这种校地合作也为周边社区带来了实惠。一种原因是社区面貌的变化,另一方面高校资源向周边的居民开放。“居民能去高校吃饭、借书、健身,另外高校后勤服务由社区提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实现共赢”。
一定程度上,政府部门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缓解了失地农民对于未来的焦虑。牟家社区的牟珍辉就是一个受益者。参加完家政服务培训,她专门注册了一个家政公司提供家政服务。“现在年龄大了,家政公司不干了。我们的女职工又通过崂山组织的免费茶艺培训,在茶楼里工作。”
持续半年的走访,让参与这项田野调查的学生们不断触摸到大学与村庄,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交织和联系。“乡村城镇化的趋势迟早会到达。毫无疑问,大学的以及伴随大学而来的系列东西,成为改变村庄耕地用途,加速村庄变迁的最大因素。”吴灵和调查小组成员写道。
在最近的一次走访中,学生们发现,很多年轻的村民对土地的情结没有老人那么深了。“老人大都会认为有了土地才有保障,毕竟他们大半辈子都是靠地生活,离开了地他们没任何收入来源,所以地是他们的天,他们的根……只要补贴合理,年纪轻的人喜欢政府来拆迁。由于隔着市区较近,给他们外出打工提供了便利。”
比如,牟家社区村口经营福利彩票店的刘大妈,在商业化的浪潮中,始终保有一种纯朴与热情。她学着用普通话对话,却还是习惯上炕唠嗑。“真正的农村文化符号已经渗透到村民的生活与言行里,哪怕是村民一开始那种怕生的态度,或者是刘大妈待人的诚恳,这是来多少个海大都不能消失的。”朱臻写道。
随着慢慢的变多的高校在青岛“落户”,未来在这片土地上,更多有关“变”与“不变”的故事即将发生。而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地方高校对于周边村庄的城镇化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张全弟介绍,校地合作模式在美国近代教育中取得了成功,促进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渤海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崔国富同样认为,发展社区学院和校园经济,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在发达国家早已是成功经验。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的“赠地学院运动”及所形成的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模式,成功地开辟了大学服务社会的新职能,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这一成功经验可以让我们借鉴。”崔国富认为,在我国一些二、三线城市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多数都是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研发中心,体现着教育优先发展引领地方经济社会产业化发展的带动战略。高校校园经济中的“消费圈和产业圈”不仅带动本地餐饮食宿以及日用商品服务业、电信服务业以及金融服务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而且也会带动现代农业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形成中小城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样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