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为人知或业已消失的武威匾额
发表时间: 2024-06-21 来源:砖雕
编者按:匾额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集文学、书法、雕刻、装饰艺术于一体,大范围的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具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跟着社会变迁,匾额逐渐淡出日常生活,日益被人遗忘。今天,我们推出李学辉的文章《鲜为人知或业已消失的武威匾额 》,聚焦武威匾额文化传承和发展现状,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武威匾额文化。让人们在领略武威老城民居门额魅力的同时,也为古民居院落保护修缮提供可藉借鉴的资料。
匾额是集文字、书法、镌刻、雕塑、篆印、工艺、美术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文化体现。因内容的不同,称谓也有区别。挂在朝堂、府衙称官匾;挂在民间院户门头,称门额。凡有古建筑处,就有匾额。匾额式样多变,具有装饰性,与所处的建筑相互辉映,表现了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匾额是所处建筑的门脸,多为木质。从内容上可看出挂匾者的门第层次、姓氏来源、道德修养、思想情感、处世哲学、精神寄托、美好追求等等。匾额虽小,学问很大。是研究建筑、门阀、匾属的重要资料之一。
武威自古崇文尚德。有清一代,名人辈出,所留匾额颇多。较能反映武威较深的人文积淀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容。因种种原因,武威匾额存世量已不多,但因文化工作者朱子云、冯天民、黎大祥、宋振林等先生的搜集、整理,部分匾额虽原匾不再,但内容却保存了下来。按匾寻迹,匾额背后浮现出的是几多兴衰,让我们大家可以从中觅出一点历史的印迹和与之相关的渊源关系。
自匈奴筑姑臧城始,历经汉、唐、明、清,尤为五凉、唐时,武威城曾散发过耀眼的光泽。四大街、八小巷、三十六个蹑蹑巷的格局,七寺八观九台的壮观,城内八景的铺陈,端的气象万千,令人神往。
我们幼时,曾传唱一首歌谣,作为一种游戏,即说武威城门楼。“东门楼子,西门楼子,南门楼子,北门楼子,二十四个城门楼子。东门楼子龙滚石,西门楼子七鼓堆,南门楼子雨打瓦,北门楼子看西瓜......”。小时候,没明白多大意思。后才知道,这里面有奇观,也有传说,还有情趣。
据窦濬先生讲,东城门楼巍峨高大,其形状类于。城门中洞长二十一丈,宽五丈,两中柱柱顶石为鼓儿石,柱上雕龙,龙尾缀石,龙首相对,中挂铁灯笼。铁灯笼传为赵飞赵铁匠所铸,工艺精美。远眺,龙首摇动铁灯笼,似为二龙戏珠,极富动感。
相传八仙过武威,进东城门时,铁拐李抬首一瞧,见二龙滚着铁灯笼,翻腾不已。铁拐李打开酒葫芦,将口对着灯笼一晃,自此,龙珠不再晃动。
南城门楼亦为三层。若天晴之夜,进楼阁,辄有夜雨打瓦之声,似在弹奏,极富乐感,寻声而去,则声顿止。抬头望天,天晴如洗。久而成为武威一景,曰夜雨打瓦。出南二城门有一城墙,照壁墙中立一剑,剑头正对天梯山。此剑又称分水剑。剑上裹布,布上有文。立剑于此,意为分黄羊、杂木两河之水,使武威免受水灾之祸。
据王宝元先生在《凉城沧桑》记载,明代再修凉州城时没开西门,后宋晟镇守凉州时,增辟西门。宋为安徽定远人,明史有传,曾四次镇守凉州,前后达20余年。清人沈翔曾作《凉州怀古》,有“峰向南来皆有雪,城当西面独无楼”之句。民间传言鲁班筑西城门楼,昼筑夜走,后寻踪至嘉峪关,才知城门楼一跑千里,遂作罢。西城门有七处土堆,下埋坛,坛内装铜钱,成阵法排列,人立于土堆前,则成八个,换一个站立,依旧如此,遂成一谜。亦有人说这七个土疙瘩凸在城墙上,似为北斗七星,又称七星剑。
口传筑北城门时,有四棵大树,正立相对,号为通天柱,设计者依树之所立位置修造了北城门楼。北城门中楼为阁子楼。有一木柱,中间有一结疙瘩,取结透亮,乃为一洞,从此洞眼遥望民勤,民勤所种西瓜都历历在目,遂称千里眼。亦为武威一景。
城门雄壮,匾亦增彩。西城门匾为石匾,黑底,一尺见方,上书“遥接峪关”;南城门匾曰“翘映天梯”,东城门匾为“河西保障”,北城门匾为“大好河山”。西、东、南城门匾为何人所书,已无资料可考。据说北城门匾为武威名流杨成绪所书。“匾大如房”,冯天民先生在武威《馆藏名匾》序中云:杨成绪书写此匾时,聚精凝气,意兴湍飞,大草“河”字右偏旁连拐三道弯。有人问他为何拐了几道弯,他言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我这河字才拐了三道弯。此亦为美谈。
李铭汉故居位于达府街。旧貌由三部分所组成,中为祠堂院,西为住宅,南为花园。据宋振林先生所著《名胜古迹》载,祠堂院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坐南向北,分前后两院。后院上堂屋面阔五间,硬山顶式,屋脊施砖雕,飞檐出廊,滚檩踩枋。东、西厢房各三间,不出廊。北面过庭三间,朝南出廊,亦滚檩踩枋。过庭北面为前院,东、西厢房各五间,临街的大门两侧各有倒座,与住宅院与花园构成李氏故居。花园已毁,住宅区已建了住宅楼。
2018年,李铭汉故居被列入武威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重点项目,时年10月5日开工,2019年竣工。2020年1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被用作他途多年的李铭汉故居以“修旧如旧,以存真意”的面貌重现于世人面前。复修的故居为二进院落,分前院和后院,坐南向北,过庭两侧为东西厢房,南为正屋,均为起脊土木结构建筑。
李氏三代,为“凉州世家,族望通明。茂苑仪型,门风清邵。”李铭汉(1809—1891),字云章,受业于名流,“虽布衣终身,但因德行高尚,学问渊博,负重望于乡邦”,其子于锴,字叔坚,为铭汉先生次子,“致力于志士、循吏、学人三种境界,均由突出业绩”。“鼎文先生(1919—2014)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感情,一生撰写了不少考证故乡文史的文章。这些文章,写得既亲切朴实,又材料翔实,如数家珍;既倾注着对家乡的热爱,又不虚美,不隐恶,实事求是。”(以上引文均出自伏俊琏先生《怀念李鼎文先生》)
庚子春节,因受命撰写李铭汉、李于锴画像对联,慕追前贤,不敢造次,忐忑再三,撰就两联:实事求是斯哉,学以致用是也;赋去烦重济世心,公车上书家国情。表达了对铭汉先生、于锴先生的崇敬之情。后撰写《李鼎文先生纪事》,引述业师赵逵夫先生1986年寻访李铭汉故居和张澍故居所写两诗,其中《访李云章叔坚先生故居》诗中,有“上表公车忧国悴,更名去赋愿邦宁”句,更能概括李于锴先生一生之功德。李铭汉故居复修期间,有受惠之人后代捐出于锴先生去世后因感其在任山东沂州知府时曾用薪禄银元二千元买过两年“更名粮”,减免武威县王、吴、宋府赋税1800石之举所送的两匾:赋去烦重,槐荫满庭,现已悬挂至李铭汉故居。
据梁新民先生考据,张兆衡府第在凉州城西小北街西侧,张澍故居南面,从坐西向东的一个街面进去,直顶到一堵影壁,而后从南、北两个侧门进去,是南、北两院房子,旧城改造时已拆除。
张兆衡为武威清代十大翰林之一,生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嘉庆二十五年(1820)考中进士,选庶吉士,道光二年(1822)散馆改知县,因请假省亲,未选任。曾主讲兰州五泉书院、兰山书院。道光十三年(1833),46岁时选任山西和顺知县,后调任曲沃知县。道光二十三年(1843),擢升朔州知州,到任一月,便称疾告归。其为官,“循声大著”;侍奉双亲,乐不易此。较受世人称道。
据朱子云先生所记,张兆衡府第门额为“忠刚遗泽”,由清道光左都御史、书法家姚元之用隶书题写。花亭匾书“古雪山房”。上世纪20年代,张兆衡后裔将祖业卖于名医权爱棠先生。权爱棠先生以行医名世,又是著名的书画家。购得张兆衡府第后,加以修缮,由祖弟书法家权景猷隶书匾额“略阳世泽”,款署甘肃大绅张威。甘肃书画家范振绪先生适寓武威,看到此匾后赞不绝口,称看其隶书大作,在武威没有自己书写隶书的市场了,回去再不写隶书了。范振绪先生之叹,可见其胸襟。视其格局,实乃大家风范,不以他人之作而狭隘其心,实令人感佩也。此匾现已不存。
牛鉴故居位于今凉州区高坝镇同益村,当地人称“牛家花园”。花园占地面积70亩,以梨树、核桃树、苹果树、杏树为主,杂有杨树、柳树、槐树等。庄园居于园中,因宅旁有24棵柏树,故牛鉴将宅第命名为“二十四柏之轩”。据黎大祥先生《匾额》一文记载,牛鉴府第“夫子博学”匾额,为咸丰皇帝御笔,此为武威有史以来至清朝,封建皇帝的亲笔题字,威严壮观。牛鉴曾做过帝师。钦赐此匾,亦算恩隆有加了。此匾现已不存。
张铣为清光绪二十九年进士,曾任新疆焉耆知府。据朱子云先生记载,张铣故宅坐落于武威城区东巷子正北方,府址后为凉州区委党校所在地(现已搬迁)。三开间府门,悬挂绘蓝底金字楷书方匾:通议大夫第,左右各悬彩绘草绿底金字“文魁”楷书匾两块,现已不存。其故宅已于上世纪50年代拆除。
据朱子云先生记载,韩家祖宅坐落于武威城区西南隅,今武威市财政局东侧,原吕祖庙西南。有清一代,韩家两兄弟,皆为武将,后双双阵亡。朝廷为表彰其功绩,赐“提督军门”匾悬挂于府门。两扇大门,各绘武将一员。又在府第东修建“双烈祠”供人奉祀。祠毁于民国十六年(1927)大地震,其府第上世纪50年代已拆除。
据耆老云,韩家兄弟原镇守边关,有外族入侵,弟兄俩双双潜回,母问之,则曰回家侍母。母大怒,诘之,弟兄俩大惭,返回边关,以勇猛积军功,至提督,后双双战死。民间有口传:武将勇猛万万千,抵不过韩家两儿郞。盖因赞其韩家两兄弟之勇烈也。
现存武威之大院,有陆家大院、贾家大院、秦家大院等。陆家大院,因陆运生先生之奋身精护,得以完整保存。近年来,有外地文友来,辄至陆家大院,夜间小坐,或听小曲,或谈掌故,杯酒碗茶,无不为其精美所叹,亦为武威民居之风范所心折。
武威陆氏源之江西金谿象山(陆九渊)故里,一支迁徙凉州,其门匾额“派衍金谿”,道出凉州陆氏一族之脉源。
凉州陆氏,前八代祖陆,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饱读史书,通晓数理。因科举失意,遂潜心办学,设“经义堂”,使无数学子受惠。其家藏“谊重分金”匾额,为道光二十六年(1846)同窗及弟子举人为先生55寿辰时恭赠,喻为“尊师重道、情谊无价”。此匾由其同窗举人张启玺、徐好清撰书。咸丰五年,先生60寿辰时,同窗樊中选、樊桂撰书“式廓光前”匾,同窗张应彪、王锐补撰“诒谋裕后”匾。现两匾重绘挂于陆家大院二楼祠堂。
赵永年先生为清代武威书法大家,字鹤村。其宅第坐落于武威城区原胜利街前进巷路西。建造考究,房舍精良,颇具文人情怀雅趣。门额“琴鹤遗址”为先生自题。堂匾为“琴鹤堂”,大石青金字,颜体,亦为先生自题,苍拙古朴。门庭两廊,装饰拓出清代著名书画家张美如“松寿”条匾,意境迭出。
民间传一故事,说每至腊月,赵家府第门前车水马龙,求见者,高官有之,大户富商有之,都为求墨宝而来。其润格丰厚,传为一时佳话。所以民间又戏称赵永年先生为赵腊月,或赵腊爷。民间还口传赵家“腊月里的包子正月里吃”,足见其人多物厚、书法受人喜爱程度。此亦为旧时尊从文化人之盛举。
永年先生自题“琴鹤遗址”、“琴鹤堂”两匾,颇能见其性情。琴、鹤历来为文人雅士之爱物。直书琴鹤于门匾、堂匾,琴音高洁,鹤声嘹扬,至其府宅,便能慕其心境,以为清时武威一大佳话。
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即祖脉。宗族繁衍,有根可据,有姓可寻,源头一脉,其络衍传。所以历来修谱悬匾,一标明自己宗族渊源。二不数典忘祖,敬仰祖上功德,以继其志。三发愿慕追先祖之德望,以延其家风。故凡家族,大姓求其宏阔,小姓亦不忘其本。所以旧时起宅置院,悬匾是极为讲究之大事。或请名人、或请书家题之,或集名家之字,“宁穷一世,不穷一匾”,凉州故宅大院颇多,其匾额亦多。据朱子云先生记载,清至民国,武威城区匾额蔚为大观,其名人题匾,成为武威一道文化风景。走街穿巷,抬头即匾,举首仰之,俯身慕拜,拂拂墨香,字字理明,一城文气,徜徉城垣,“大城”武威,以文取胜;“文城”武威,名副其实。
曾任豫省旅凉同乡会会长的李兰轩,为河南籍。其宅第坐落于原唐府街(今武威军分区所在地西北部),其门额由范振绪先生所题,行楷,“布衣养志”,并附跋语,其左侧为安姓人家,门额则书“勤种书田”,楷书。斯文中寓含志向,匾语中富有哲理。大凡此类人家,都有很好的读书风气。
张禄全之父宅,坐落于原县府巷8号,门匾为“孝友传芳”,楷体,由清同治年间武威进士刘开第所书。上世纪60年代修造原武威县医院时,拆迁搬至和平街钟楼巷10号。字迹损伤于“文革”。
武威商贾张槐宅第,坐落于原北府门巷口,门额为“泽继横渠”,颜体,由段守谦所书。其侄张登良宅第,位于原学习巷5号,门额为“两铭世泽”,汉隶,由武威书法家李兆甲(伯东)所书。镌刻于砖砌门上。先后拆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张积福之宅第,坐落于原和平街北段41号,门额为“孝友传家”,颜体楷书,书写者不详,用沙浆制其门上,并配以沙浆门联:两铭当门时显瑞霭,百忍传芳常聚太和。在上世纪40年代,属装饰时髦之作,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王大全之父宅,门额为“兰亭遗泽”,由武威名流段永新所书,楷体。1996年旧城改造中被拆除。
中医王海如先生宅第,坐落于原文家巷,后为和平街进步巷4号。其先父购买武威名流文国华宅第后,新换门额“胜继兰亭”,由武威老秀才魏镛书写,颜体行书,左右两侧配对联:茂林修竹世会山阴,紫电青霜材储武库。其宅院书匾数块。有拓制两江总督牛鉴“槐荫堂”匾一块,楷书;有魏镛楷书“积善余庆”匾一块,红底金字,此为楼匾;东厢房由武威名流杨成绪所书“忠厚可风”匾一块,红底黑字;西厢房由赵子和楷书“克昌厥后”匾一块,砂金底大蓝字;倒座由牛鉴楷书“贻厥孙谋”匾一块,红底金字。此于上世纪50年代拆除。
坐落于原小南街老乐巷,后称乐乐巷5号,“王蛤蚂膏药庄”、“万寿堂”主人宅第,俗称王家大院子,还有一套八院子之说。据知情者言,其宅第建造精巧,堪称武威民居之典范,院中匾额四布,琳琅满目。宅门小而玲珑,取意虽“巨富而不扬”,门额“江左风流”由清代著名书画家张美如仿二王所书。此亦毁于文革。
坐落于北关街杨府巷17号,原主人王大寿,因是卖牛肉出身,人称王牛肉,宅第门额由被人们称为王老总的曾任武威县商会老总王保元所题,“乌巷风和”,行书。坐落于东小北街,现和平街北段路西,已故商人王寿天宅第门额亦由王保元所题,“三槐家风”,楷书,镌刻于砖砌大门。此两门额均毁于文革。
坐落于北关北路西王铁匠家宅第门额为“向阳门第”,楷书,以草绿底金字彩绘,不知何人所题。因清中期曾出过进士,人们又称王进士家。
坐落于钟鼓楼下,现和平街钟楼巷王家(名已不详)宅第,门额书曰“右丞小居”,楷书。现已不存。
坐落于王府街,后为共和街王柏林家宅第,门额为“胜继兰亭”,行书,由武威书法家陈霞山所题,毁于上世纪60年代。
坐落于原北府门,今署东巷市政府家属院所在地路南的李景才家宅第,砖砌圆大门,门额由贾坛所书,“西凉望族”,镌刻、彩绘,小篆。门内亦悬匾“西凉望族”,楷书。不同书体,两种气象。贾坛为民国年间武威的地方贤达,能书善画,酷爱金石文物。
坐落于北府门路口街西,一李姓宅第门额“青莲遗泽”,毁于上世纪70年代的。
坐落于原建国街路西之李烜宅第,门额为“紫气东来”,楷书,用沙浆镌刻。李曾任武威县商会会长。其弟李炜宅第门额为“犹龙世泽”,由马清鸿书写,颜体楷书,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址现为原武威市委家属院所在地。
坐落于和平街北段47号,已故赵子亭宅第门额“中令传芳”,由白凤鸣书写,颜体。其意慕追宋之赵普之故。
坐落于原羊头巷,后为和平街提高巷8号赵姓宅第门额为“清献名家”,颜体。毁于文革。坐落于原马神庙街路北,后为和平街钟楼巷已故开明绅士赵士达宅第门额为“平原望族”,砌砖镌刻,由清光绪翰林杨思书题写。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坐落于原和平街百(白)家巷已故塾师赵惠元(子和),清代曾入国子监读书,宅第门悬蓝底金字竖匾“太学生”,毁于上世纪50年代。
坐落于原东小北街路东,后为和平街50号霍家祖宅门额为“博陆传家”,白凤鸣先生书写,颜体。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西北师大教授、著名书法家靳鉴先生父宅门额为“学宗伊洛”,由清戊戌拔贡贾克明所书,欧体。毁于上世纪70年代。
坐落于原陆家井、后为共和街东小井巷吴裁缝家宅第门额为“延陵遗泽”;由书法家权景猷所书,行书。现已不存。
坐落于原和平街44号、白凤鸣先生宅第门额为“香山后裔”。现已不存。此住宅据说为明代建筑,又称白家阙子。白家世代书香,庭院廊下四布匾额。每至春节,白凤鸣先生便亲书门联:世路难行钱作马,愁城易破洒为兵,以表达其心境。
坐落于原猪毛小巷,后为和平街正义巷骆绳武先生父宅门额为“会稽雅望”,由清代武威秀才、书法家吴南泉所书,楷体。
坐落于原马神庙街、后为和平街钟楼巷路北,原有马家兄弟俩宅第。马老大宅第门额为“白眉遗泽”,楷书。马老二宅第为“扶风名裔”,欧体楷书,草绿作底,金字彩绘。现已不存。马家曾从事粮油、裱画之生意。
坐落于原胜利街前进巷、河南籍商人马某某原宅第门额为“茂林望族”,镌刻,由书法家马清鸿书写,楷书。毁于文革。
坐落于原东巷子西路口南,后为北关街东巷子马某某宅第门额为“白眉世泽”,挂于木结构门檐下,由吴南泉所书。
坐落于原南关街民主路武威国术师苏杰三宅第门额为“东坡遗裔”,由赵惠元所写,楷书。
坐落于原和平街钟楼巷41号苏铁匠家宅第门额为“西湖风流”,由王保元所写,楷书。此因与职业不合,挂出后多受人讥讽。
坐落于原胜利街青年巷(旧称流水巷)4号杨光壁先生父宅门额为“三相流芳”,由吴南泉所书,楷书。杨家祖上曾经营籽种,人称杨籽种家。
坐落于原胜利街102号杨德年先生父宅门额为“弘农遗泽”,由武威书法家段维衡书写。
坐落于原东小北街路西许性悟宅第门额为“汝南雅望”,由吴南泉所写。许原为凉州洪祥秀才,由脸有麻子,被人称为凉州三子秀才之一。先以教私塾为业,后从医。在上世纪20年代,堪称凉州一代儒医。
坐落于原南关西路烟文俊宅第门额为“望重太邱”,楷书。烟为武威国术师、针灸大夫。
坐落于原和平街提高巷9号秦延泉父宅门额为“派衍天水”,由赵惠元所写,楷书。
坐落于原和平街钟楼南巷麻永忠先生父宅门额为“凉公遗泽”,楷书。麻永忠先生原工作于凉州区文化馆,为武威著名书画家,爱秦腔,好酒,生性豁达,有儒雅之风。现已不存,毁于文革。
坐落于原佘家巷、后为建国街建设巷叶某某家宅第门额为“书传海绿”,由权景猷先生所写,草书。现已不存。其巷原唐甲三宅第门额为“晋阳遗泽”,由曾任新疆沙河县县长、书法家段永恩书写,楷书。毁于上世纪60年代。
坐落于原和平街县府巷7号胡钰宅第门额为“安国遗风”,楷书,自题。与其毗邻之胡应先宅第门额亦为“安国遗风”。两胡同姓不同宗。胡应元门庭装饰讲究,门额拓制康陶然楷书。
坐落于原北关街杨府巷47号耿生保宅第门额为“琴音贻美”,由吴南泉所书,行书。
坐落于原和平街进步巷3号钟家宅第门额为“甲第鼎新”,由武威书法家杨联璧所书。楷书。杨联璧为凉州怪杰杨成绪之子。匾之内容为祝福语,未毁坏。
坐落于原蔡家井、后为北关街中心巷34号贾垣宅第门额为“望重长沙”。由清末翰林、凉州府台王步瀛所书,楷书。贾垣曾任武威商会会长,于1915年亲自督工在原东巷子路北、倚张铣府第左侧建宅起第。1919年,又在原蔡家井旧宅,大兴土木,修葺楼台、仪门,门额仍用王步瀛所题“望重长沙”。两大门以重绘油饰,门额以大蓝底字配饰。其后,建于原东巷子宅第由贾坛一门户族居住。贾坛时任武威县农会会长。所以有“一门两会长”之称。扩建后的蔡家井宅第,则由晋垣一门户族居住。两处宅第,东巷子宅第已于上世纪50年代拆卖,现存贾坛故居已搬迁至武威六中西侧。
坐落于原县府县9号窦生光先生父宅门额为“吴郡高风”,由王保元所题,行书。楼匾为“德业齐兴”。上世纪60年代修武威县医院时拆除。
坐落于原北关街杨府巷22号郝某某住宅门额为“南轩遗泽”,由段永新书写,楷书。据说为段永新年轻时的力作。
坐落于原共和街新建巷34号徐奎先生祖宅门额为“望重南州”,由周文山书写,楷书。现已不存。
坐落于原唐府街后为建国街民富巷12号杜仲宽父宅门额为“武库犹存”,由吴南泉所书,楷书,现已不存。
坐落于原马神庙街路南、后为和平街钟楼巷3号章烜先生父宅门额为“望出河间”,行书。与其宅相依的钟楼巷2号院门额为“柱下遗史”,其宅于1911年后,由马绍庭开设人像摄影照相馆,马为南方人。宅门两廊悬挂“照相馆”方盘匾,黑底金字。
坐落于原共和街东小井31号、武威书画家郭中藩先生父宅门额为“汾阳遗泽”,毁于上世纪50年代。
坐落于原北关“夷亭子”,后被人讹传为“雨亭子”,人称“郭谩谩家”宅第门额亦为“汾阳遗泽”,楷书,未署款。现已不存。
坐落于原沙井巷、后为共和街沙井巷16号何某某宅第门额为“清峻高风”,由马清鸿书写,楷书。现已不存。
坐落于原建国街学习巷20号何某某宅第门额为“庐江遗泽”。有掌故。现已不存。
坐落于原东小北街南端路西“永盛园饭庄”主人庞万珍宅第门额为“始平遗泽”,由王保元书写,楷书。现已不存。
坐落于原南大街门西、原武威行署卫生处家属院对面桑某某宅第门额为“宏羊雅术”,由周文山书写,楷书。毁于上世纪50年代。
坐落于原和平街61、62号著名大夫柴泽泉先生宅第,两侧大门门额为“陶朱事业”、“夏禹良谟”,绿底蓝字,立粉彩绘,由王保元所题,行书。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私营“同仁诊所”。
坐落于原共和街西巷子9号侯国福宅第门额为“西河文苑”,由考院宪长赵施忠所题,楷书。与其宅相倚的韩家宅第门额为“仰如山斗”,由贡生杨培元所书,楷书。现已不存。
坐落于原仓门街,后为西小北街洪家宅第门额为“敦煌遗泽”,由杨合卿所题,楷书。现已不存。
坐落于原玉皇庙滩南、后为原武威市种子公司门前彭象樵宅第为“柱史垂芳”,镌刻,由名医、武威书法家权爱棠所题,行书。
坐落于原共和街24号周木匠家宅院门额为“跡接濂谿”,由清贡生、书法家赵永年所题,行书。毁于上世纪50年代。
坐落于原沙井巷、后为共和街沙井巷周家宅院门额为“胜继濂谿”,由赵永年所题,颜体行书。
坐落于原和平街县府巷郭家宅第门额为“笏朝雅望”,由清副榜举人孙大经所题,楷书。现已不存。
坐落于原玉皇庙东、原武威市种子公司大门东侧邸膺卿先生祖宅门额为“烈继中山”,由清道光拔贡生刘梧轩(庆元)所题,隶书。上世纪80年代邸膺卿先生重砌街门,补写“烈继中山”门额,楷书,沙浆镌刻。膺卿先生为武威著名中医、书画家。其族弟邸兰亭父宅门额为“繁荣经济”,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书法家权景猷所题。因其家世代为粮商,故题此匾额。
坐落于原建国街劳动巷、原武威师范教师墨奎先生父宅门额为“孤竹留芳”,由道台康陶然所题,行书。1946年其族叔墨兴元在原建国街复兴巷修建砖砌街门时,又拓制其上,署款为主人所书。两门额均毁于上世纪60年代。
一座城市的街巷名、匾牌,既为文化符号,充满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也是一座城市的标签。大凡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门额、匾牌,均以数量多、书法美、历史久为世人称道。譬如武威文庙桂籍殿和其前卷棚廊下悬挂的匾额。
门额作为匾额的一个部分,或砌或悬挂于宅第门楣,既是主人身份的彰显,也表达着主人的意愿,大多还表明祖根之由来。上述呈现的门额和匾牌,大多在武威匾额史上确是一种有价值的存在。上世纪90年代,我利用余暇,走访了武威许多耆老和文史专家,后至武威日报社工作,更与诸多老文史专家成了忘年交。窦濬、党寿山、孙寿齡、于竹山、赵以太、杨常青、王宝元、冯天民、黎大祥、宋振林、王其英等诸先生,或以文见,或面晤,为我的武威文史积累给予了有益的帮助和指导。尤为冯天民先生,总是不吝赐教,慷慨解惑,长者风范,使我受益匪浅。遗憾的是,我未拜会到潘若清和邸膺卿先生。麻永忠先生博闻强志,有凉州活资料之称。对过多人、事的细节都给予了补正。按范文澜先生观点,从事文史工作一定要注重“二冷”。研究文史,不积二十年之功,很难“通道”。曹道衡先生在序赵以武先生《五凉文化述论》时曰:“要进行这种研究,而且能取得一定的成就,那就不但需要较高的学术素养和辛勤的劳动,还需要一定的‘不求闻达、甘心寂寞’的献身精神”,李鼎文先生治学严谨,在与我交谈时,曾谆谆告诫我做学问要“实事求是”。愚亦笨,向好本土历史,是为写小说搜寻资料,因为“小说是活的历史”,能通过小说这种载体让许多弥足珍贵的凉州掌故、人文留存,也是我的心愿。长篇小说《末代紧皮手》、《国家坐骑》便是我这种心愿的践行。
许多轶闻、掌故,正史不载,流传于民间,能记载并烂熟于心者,大多为读书人、有心人,更有抢救的必要。
因我在武威日报社工作时,大多主持文学、文史栏目,又发愿让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留诸于世,除上述文史专家外,又结识了梁新民、朱子云等先生。梁新民先生为李鼎文先生弟子,他来校发的大多为写李铭汉,李于锴,李鼎超、李鼎文三代醇儒之文章。一日,朱子云先生找我,拿着《武威城区民间‘门额’文化》一稿,一睹,大喜过望,遂请示时任武威报社的有关领导,得以刊发。朱子云先生为武威人,生于1934年10月,1949年9月25日在武威参加中国人民四军十一师青干班,先后在部队、地方工作。1982年调入原武威地区群艺馆工作,同年8月任原地区群艺馆副馆长,于1994年3月正式离休,享受副县级待遇。先生书写了大量的有关武威文史的文章,尤为武威城区民间门额。先生几十年来孜孜不倦考察、搜集、整理,收录原武威老城近百家门额,使这些珍贵遗产得到了保存。此功德大焉。先生所记录时,武威老城的部分故居、宅第门额还有稀存者。为留住历史印迹,凡老城区大多门额均来自于先生的原文,并做了适度改写,以表达对先生的敬意和尊重。
2019年,武威市投资36亿多元,高位推进、高水平发展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保护建设ppp项目,旨在全面梳 理老城历史记忆、古城符号和凉州元素,突出凉州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划定文庙、古钟楼、罗什寺为三条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三大街区落成,将再现武威老城风貌,对推动武威文旅融合发展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现武威市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文物建筑古民居院落保护修缮工作已有序开展,将鲜为人知和业已消失的门额和匾牌钩沉面世,让人们在领略武威老城民居门额魅力的同时,也为古民居院落保护修缮提供可藉借鉴的资料。
李学辉,笔名补丁,甘肃武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第二十八届高研(深造)班学员,甘肃小说八骏之一。现供职于武威市文联。
出版短篇小说集《1973年的三升谷子》《绝看》《李学辉的小说》等,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钟山》《北京文学》《飞天》《朔方》《芳草》等刊物,并被《小说月报》选载和参加全国名家小说巡展,有10余篇入选各种选本,并获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梁斌文学奖、《飞天》十年文学奖等奖项。长篇小说《末代紧皮手》被评论家、编辑家推荐为2011年年度图书,获甘肃敦煌文艺奖二等奖、黄河文学奖一等奖、《芳草》汉语文学女评委奖最佳叙事奖。长篇小说《国家坐骑》入选“在BIBF上遇见的50本好书”,获第六届《芳草》汉语文学女评委奖最佳抒情奖和第九届敦煌文艺奖。
本文为武威市文体广电旅游微信公众号整合内容。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标来源非第一原创;3、微信内容发现错误等情况,请第一时间私信“武威文体广电旅游”微信公众号或致电:0935—2211772,我们及时审核处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 上一篇:【48812】南京明孝陵宝城八字墙影壁探迹
- 下一篇:这儿的仿古建材“火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