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系列 (14)“工料法”诞生记
发表时间: 2024-08-08 来源:木门窗
现在,陆坚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他要使出浑身解数,去排除一枚让他寝食难安、不知何时会引爆的暗雷。
身为屏南县审计局局长,陆坚热衷传统村落保护,公益艺术家林正碌老师策划的文化创意产业复兴古村,让他非常兴奋。工作之余,他经常开车带林老师考察县域内的古村,并与政协主席周芬芳、宣传部副部长张峥嵘隔三岔五找林老师喝茶聊天,探讨文创工作下一步如何开展。
2017年下半年,县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升格为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指挥部,陆坚主动退居二线,辞去县审计局局长职务,担任了指挥部副总指挥长,专职从事传统村落文创产业的工作。
早先,农村技术性不强的小规模项目,像水土保持工程、水库抢修维修、整治机耕道等等,涉及资金五十万以下,农民投工投劳,设计完便可以直接施工。后来,国家规范投资行为时重新制定了公建法。
熙岭乡的龙潭村开展文创复兴古村,林老师规划设计的公共建筑,统统无法走公建法的招投标程序。按理说招投标在工业系统里有标准,规范公平,避免了利益勾兑,但问题就在于,龙潭的文化创意空间无论修复与重建,均属于非标做法。招投标首先要提供设计图纸,每一根榫卯都要标出尺寸。以修复一座老厝为例,看厝顶一片瓦片破了漏水,实际上可能坏掉六七片;还有檩条,下面看上去完好无损,上头有些已经腐烂了,替换3条还是5条?一切都得根据翻扒开来的真实的情况才能统计出来。仅承重一项,支撑的榫卯结构稍有一点变化,受力马上发生改变,无法精确计算出来。核心问题是还找不到传统民居方面的专业设计者。倘若按部就班,依规行事,熙岭乡龙潭村的文创项目永远开不了工。
龙潭村按农村人起厝的土办法,采购多少材料、用了多少工,包工包料来做,料款和工钱两者相加就是总费用。项目动工后,引来各方闲言碎语,但熙岭乡的领导们有魄力,敢于担责。乡村振兴是新事物,干开创性工作,哪能畏手缩脚?乡领导集体研究定调:把控好大方向,杜绝任何人在项目里有利益勾兑。他们冒着风险继续工作创新。
当时,身为县审计局局长的陆坚忐忑不安,压力山大。陆坚利用自己之前的工作便利,把宁德市审计局局长和有关人员请到龙潭现场办公。在具体个案面前,大家也耳闻目睹了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诸多难处。按正规的公建法流程,每个项目要经过设计、预算、财审、招投标、监理、决算等,程序繁多,周期冗长。比如,建公益艺术教育中心,设计起码一两个月,招标也得有一个月,后面还有竣工验收、结算等流程。等到建好,至少一年以后。振兴空心村可是迫在眉睫的国家战略,等不起!而且,第三方的费用加进来,投资还要增加30%。目前龙潭村的做法高效又节省资金,返乡村民到文创工地当师傅做小工,不仅有工钱挣,顺带把本地工匠队伍也培养起来。这肯定是一件利国惠民的好事情。
陆坚心里明白,审计局很多干部是跨专业的,对行业政策熟悉度比任何部门都来得到位。他们了解在大的政策框架下,能做什么、可以怎么做,龙潭现状要弥补什么,还有没有新的拓展空间。
曾经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陆坚熟悉农村、农业和农民。做好一件事情,在很多环节上,如果政府力量不到位就会脱节,乡村振兴将成为一句空话。如果能从管理机制上配合,形成经济制度创新,在接下来的项目建设中,从管理机构、岗位工作职责、建设程序、建设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安全生产诸多方面做系统规范,才能万无一失。关键要把握好两个环节,一个是材料采购关,另一个是用工关。任何一个法律文件出台,如果监督不到位,都可能再出纰漏。
项目由林老师负责设计、指导,用哪些工、做成什么标准,则由村里组织实施。实施过程自立规矩,三个人负责采购,过一段时间必须轮换掉一个;村两委公示进料单价和数量,等等。
陆坚让县局投资审计中心也去参加了,希望在上级部门帮助下,草拟一个屏南县关于古村修复项目的方案。按陆坚的理想想法,以熙岭乡政府名义,把龙潭作为案例标本,最终出台一个有指导意义的文件。
到任不久的张乡长头脑灵活,工作冲劲十足,也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他学的是会计专业,结合具体的财会管理,他用财会语言把农村接地气的土办法提炼成“工料法”,草拟了《熙岭乡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细则》《熙岭乡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财务核算实施细则》《熙岭乡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村级自建工程材料采购票据使用的通知》一系列文件,然后上报县委。县里原则同意,可以先行先试。但全县要明确这样的做法,必须得到住建局、财政局等几个部门认可。会开了好几场,因为无经验可资借鉴,最终没能协调下来。
2018年,省住建厅在屏南召开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座谈会,王胜熙副厅长带着40多位专家抵临龙潭调研,一听汇报便心知肚明,如果用这个规定找外国专家设计“鸟巢”“水立方”,肯定没戏。因为长期分管建筑工程这一块,他对此感同身受,个人当场表态认可,并通过他的个人渠道,将这些文件推到审计署广州特派办,被列为“典型经验做法”后报送审计署。同时,县里也上报省“深改办”。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9月,熙岭乡建项目“工料法”的经验入选住建部乡村营建优秀实例,并被总结吸收到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文件中。
事情走到这一步,熙岭乡的干部首先得到政策保护,可以放开手脚大干快上了。陆坚长舒了一口气,一颗始终提着的心安稳了。
此前,熙岭乡郑书记一心想改变山区乡村落破败和空心化的现状,曾经找原来的老领导陆坚请教:“熙岭乡能做什么?”
陆坚告诉他:“林老师所做的事情,跟你的想法会不会一致?如果一致,那我们去撮合。首先你要积极,前期铺垫不到位,后面会遇到很多困难。只要林老师认可,我可以去做县主官的工作。但有一点说在前,万一出现严重阻碍,你必须发挥党委权威,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说实在话,你那个地方一不是农业大乡,二没有工业园区,相当边缘化。开展文创,从任何角度来讲利大于弊。说白了,你现在都没条件找书记汇报工作。龙潭有那么好的生态和文化资源,如果做起来,能预见,书记到你那里调研的机会比任何乡镇都多,乡里的工作会得到很大的支持。”
龙潭村开展文创,从一开始陆坚就是幕后推手,面对矛盾的现实,他时常纠结自责,万一熙岭乡干部出了什么事,他也有责任。工料法属于新事物,无前车可鉴,只能磕磕碰碰一路往前走,边干边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工料法是被现实倒逼出来的,是屏南一帮敢于担当的人创新出来的工作机制,这就为龙潭村热火朝天动起来的文创振兴乡村开好了局,为龙潭日后成为全国瞩目的网红村提了速。
时间到了2021年4月,以屏南“工料法”为创新案例的政策报告成为中央办公厅《专报信息》年度优秀稿件,得到中央高层领导的批示,中农办进行专题研究,农业农村部派人两次赴屏南调研,在北京还召开了专题会议。2021年11月28日,央视对屏南“工料法”创新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
在公认此路不通的地方,一批干部冒着仕途风险,凭着超前胆识,披荆斩棘,硬生生开拓出一条新路子,让后来者受益匪浅,使乡村振兴工作少走了很多弯路。拥有如此大情怀的一批干部,真正把农民的疾苦放在心间,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点赞的大写的人。(沉 洲)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