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的炼成—“非遗大师”熊应华:雕非遗之美琢匠人之心

发表时间: 2024-08-13 来源:ballbet艾弗森app

  2000多年前,荆楚匠人就有着巧夺天工的技能,他们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国之重器”。

  习指出,要着力提高人才教育培训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2019—2020年,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广播电视局、共青团湖北省委组织并且开展“湖北工匠杯”优秀技能人才微电影(微视频)大赛。目前,大赛已经评出各类获奖作品数十部。其中,揽获了二等奖、最佳音效奖、最佳人气奖三大奖项的微电影《木雕熊》,讲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山木雕传承人熊应华多年如一日,传承非遗技艺的故事。湖北省广播电视台新闻专栏——“匠心的炼成”邀请熊应华之女、同样也是通山木雕传承人的熊宝杏,咸宁市档案馆馆长李城外,讲述“非遗大师”熊应华的“成才之路”。

  (从左到右:通山木雕传承人熊宝杏、湖北之声主播万敏、咸宁市档案馆馆长李城外)

  1968年,18岁的熊应华从通山二中毕业,回到公社村大队,作为优秀后备人才教育培训。在那个年代,高中生算是高学历人才,家里人都指望他能成为公务员,吃“公家饭”,拿稳定的工资。没想到,在他和青梅竹马的姑娘、出身木雕世家的陈琼仙相识相知,欲结连理的时候,“准岳父”家里提出了一个条件。

  熊宝杏:“木雕是外祖父家的祖传手艺,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五代传承。而且老人的观念是‘有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傍身’。所以外祖父提出的条件是结婚前必须先学木雕技艺。”

  让人更没想到的是,对熊应华来说,这个看似苛刻的条件其实正好戳中他的心思。原来,熊应华从小就对书法绘画、史书名著情有独钟。姐姐给的零花钱,他都积攒下来,买连环画照着临摹;兄弟出门玩耍的时候,他在家里安静地看书;下乡干部暂住在家里,他跟着别人习得一手好书法。“准岳父”提出学习木雕技艺,正符合他对传统技艺的喜爱与追求。于是,他说服了原本不同意的父母,保证尽快艺成出师。

  熊宝杏:“我父亲与母亲结婚后,白天跟着舅舅学习木雕技艺。天不亮就得挑着二十多斤的工具担子,走十几里路去给别人做木工、打家具。那个年代思想风气并不开化,认为雕刻木头、传统工艺与‘破四旧’精神相违背。所以,我父亲只能趁晚上没人的时候,钻研木雕中的构架布置,在家里偷偷拿木材、萝卜苦练各种雕刻手法,每天都练到凌晨转钟。因为这个原因,我奶奶也挺烦他,雕坏了的木材还能留着当柴火烧,可雕坏了的萝卜第二天就得马上吃掉。要知道那个年代,家里每一颗菜、每一粒米都很珍贵。

  好在父亲有书法绘画的底子,又将他以前学到的数理知识应用到木工技艺真实的操作中,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基本功,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出师了。”

  两年的时间就出师,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通山木雕虽然大多应用于木质结构的民居、祠堂、家具装饰,但同时吸收了石雕、砖雕的雕刻之长,兼收其他木雕流派技艺手法,构图饱满大气、层次细腻丰富,图像灵动秀雅,享有“木板上的刺绣”之美誉。这种精细到极致的技艺,也要求匠人必须有木工、建筑、绘画的基础功底,掌握制图、选料、打坯、细刻等全套制作流程与工艺,三年都未出师的人不在少数。

  艺成出师后,熊应华的生活也无显著的改变,孩子相继出生,家里的日常开支还需要妻子做些针线活补贴。看着以前的同学都分配到政府单位上班,拿着稳定的工资,熊应华却说,他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熊宝杏:“有一次,公社要招募小学老师,父亲是最主要的招选对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转为正式编制。但父亲对木雕技艺的向往,让他放弃了跳出‘农门’的机会。村里好多人觉得他傻,木头雕的再好看就是个木匠,难道比当老师更有前途?但他却说‘即便只是个木匠,我也是个厉害的木匠’。”

  通过不断研习技艺,熊应华雕刻出来的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历史人物韵味十足。他尤其擅长将镂空雕和深浮雕相结合,一刀一琢之中,线条流转自然,又具有三维空间艺术感。终于,他在业界闯出了名声,被县里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江南家具厂聘为雕刻车间总工,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事。

  熊宝杏:“记得家具厂的厂长亲自开车来请我父亲的时候,村里人都惊呆了,大家都没有想过,做木雕也可以有这样的成就。”

  李城外:“我第一次看到咸宁市档案馆里收藏的熊大师作品,就觉得这位大师技艺非凡,功底深厚。后来,我发现他的每件大作不仅是技法浑厚纯熟,雕刻的每个历史人物、民间故事都形态逼真、自然生动,仿佛被注入了灵魂。不仅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也是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今,一件精美的通山木雕可以被行家奉为珍品,高价收藏。但在过去的一段漫长岁月里,因为工艺耗时太久、造价成本不低、纯手工技艺无法以机械化代替,加上与现代建筑风格并不相融,需要的人并不多,收入自然也不会很高。

  熊宝杏:“有时候我们也挺纳闷,这么多年,父亲为了木雕心无旁骛,农活、家事一概不会。看着别人家小孩吃花生,我们馋得不行,父亲也不会种;直到我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他才学会煮熟面条。就这样,母亲也没有一句怨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无条件的‘宠’。

  记得我十五岁的时候,几个姐妹都在读书,光学费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可就在家里最需要用钱的时候,父亲为了让技艺更上一层楼,离家三年,学习建筑规划设计的专业相关知识。没了父亲的木雕收入,母亲带着我们做农活赚取家用,居然也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别人家有的东西,我家也不会少。”

  李城外:“匠心的炼成不光是要磨练出精湛技艺,更珍贵的是熊大师对木雕技艺的执着情怀。在六、七十年代,人们特别难看到木雕行业的发展前途、没有可观收入,但他依然毫不犹豫踏入门槛;哪怕遇到再多艰难和困苦、再多质疑和不理解,他也坚定地守护自己的理想,一条路走到底。可以说,木雕是他一生挚爱和精神寄托。”

  离开国营家具厂之后,熊应华开设了熊氏木雕厂,赚钱经营是其次,更多的是为了传承。在外人看来,家传技艺当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但熊应华对传承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女儿、徒弟也是接班人,通山木雕技艺与精髓需要更加多的人来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熊宝杏:“我记得父亲还没有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之前,武汉市群众艺术馆征集木雕匠人来复刻一件“看橱”木雕,当时很多人不愿意荒度时间白做工。但我父亲认为,如果做出来了,后人欣赏到木雕的美,就会有更多人愿意学艺;如果不做,说不定手艺就此失传了。所以,他把木雕厂交给我打理之后,就继续钻研木雕,整理多年经验心得,保证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能继续传递下去。他对每个徒弟也都丝毫没有保留、倾囊相授。”

  熊应华的努力没有白费。2012年,他被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熊氏木雕厂被评为通山木雕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雕刻的作品远赴海外展览;2014年,通山木雕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熊应华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在熊应华不懈努力下,学习通山木雕的人也慢慢变得多。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亲自授艺的徒弟有近70人,这些年轻弟子不仅将通山木雕的技艺传到全国各地,也为更多人提供了增加经济收入的平台和机会。在2014年的“中俄情、荆楚风”湖北非遗展上,他和女儿熊宝杏共同创作的“闹元宵”惊艳全场,收获大量海外友人的点赞,掀起一股通山木雕热。

  熊宝杏:“我正在联系咸宁市群众艺术馆,希望能加入文化志愿者的队伍,为我们讲述解答通山木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让更多人喜爱这项非遗技艺,特别是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深入了解,传承发扬。”

  李城外:“要想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热情参加非遗传承,光是科普宣传、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唤醒大家的保护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能够保存、发展,并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重视非遗、爱上非遗。一项非遗技艺需要更多的匠人来传承,而营造匠心更需要全社会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