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玉常见作假手段
发表时间: 2024-08-11 来源:ballbet
本文原标题:《和田玉产品质量风险探讨》,作者:刘娇(新疆质检院和田玉检验中心)
珠宝市场变化无穷,不断有新产品、新的优化处理方法出现,和田玉市场也是如此。针对市场的变动情况,本中心认真分析形势,在收样时尽量详化委托单中的每一项内容;同时,每年都重新编制委托咨询服务协议中的相关联的内容,细化需要注意的几点及责任界定。目前和田玉行业有几率存在的产品质量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上常见的和田玉仿制品有玻璃、石英岩、蛇纹石玉、大理石(见图1~图11)等,近几年还出现了硅灰石、水镁石仿和田玉,但新疆市场上水镁石较少见。对于无经验的消费者而言,这些仿制品外观极为相似,乍看较难区分,确实能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使得一部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损。
鉴定师在检测工作中遇到一种人造材料仿和田玉子料,外观与和田玉子料较为相似,磨圆度较好,手掂较重,比重与和田玉相近,切开后发现外部材料为玉石粉与胶的混合物(局部可见大量气泡),里面夹有大量金属块。这种假子料只要切开就很易鉴定,但在未切之前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石英岩仿子料的情况也比较多见,例如白色石英岩原料表皮整块或局部染色仿和田玉子料,其鉴别同和田玉与石英岩的鉴别。再者,蛇纹石玉挖补仿子料的情况市场上也有出现,在蛇纹石玉原料中挖洞将和田玉嵌入其中,两种材料之间没有过渡,此类假子料内部与外部材料不一致,结构、硬度也不同。还有一种情况,将蛇纹石玉原料挖洞和田玉填入其中,再在里面夹杂金属块,以此来仿和田玉,以求卖得好价。这些假子料与和田玉子料根本不属于同一种矿物材料,一般比较好鉴别,但也应当引起注意。
目前,和田玉分类主要是根据感官评价分析法,对于碧玉、墨玉、糖玉、青玉而言较易区分,争议很小;但对于羊脂玉、白玉、青白玉及黄玉而言较难区分,由于羊脂玉和黄玉价格较高,有些商家将未达到羊脂玉的白玉作为羊脂玉,或者将带有黄色但未达到黄玉的和田玉作为黄玉以高价出售,获取高额利润。
和田玉产地主要有我国新疆、青海、贵州、辽宁、台湾、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见图12~图20),其中以新疆所产和田玉品质最好,且新疆和田玉子料更是声名远扬,由此价格不菲。GB/T 16552-2010《珠宝玉石 名称》将“和田玉”这一名称纳入到国标中,但明确规定:“带有地名的珠宝玉石名称不具有产地意义”,所有的软玉都可称为和田玉,但一些缺乏诚信的商家对于客户的询问,会含糊其辞地将所有和田玉谎称为新疆和田所产。或者,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俄子”的说法,一般指的是产于俄罗斯且带有礓皮(皮色有多种,常见有:黑皮、虎皮、水草纹)的和田玉原生矿,而行内所说的子料常常指的是产于新疆的和田玉次生矿,品质和价格要优于俄子。和田玉的产地鉴别本身就是一个科研难题,接触和田玉多年的老专家主要是根据经验便可准确定出产地,不过也有较难确定产地的情况。
皮色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和田玉由于外界作用(如:渗透、浸泡、淋滤等)而次生于原料表层上的颜色,多见于白玉子料表层,其次为青白玉、墨玉及糖玉,常见有聚红皮或枣红皮、桔红皮、黑油皮、酒金皮等。带皮色的和田玉子料属于和田玉中的珍品(图28~图33)。正因如此,皮色造假的情况非常多见,主要的造假方法有:热处理法,即高温烧烤玉石表面,使其产生热变(鉴定时,通常能不用考虑或备注表层颜色成因未定);化学染色处理法(鉴定时,依据染色程度不同,备注表层颜色成因未定或局部染色或直接定名为染色和田玉)。作假的皮色一般无层次感,皮色部分和玉质部分界限明显,给人以生硬、不自然的感觉,见图21~图27。
拼合和田玉多见于带有俏色的样品,有些俏色部分属于后期用胶粘在和田玉主体样品上,放大检查能够正常的看到俏色部分与主体部分不属于一个整体,两者之间有缝隙(见图14~图16),接缝处也可见外来物“胶”。紫外荧光灯下,俏色部分与主体部分荧光差异较大,接缝处荧光较强(图17)。
子料的鉴别除了考虑玉石主体的品质(白度、细度等)外,目前能够依赖的就是原皮的颜色和毛孔。由于子料的价值非常高且日渐稀少很难获得,市场上出现了人工子料,造出人工毛孔和皮色,以冒充天然子料。人工子料的做法是人工模拟子料的天然形成环境,把和田玉碎块放入高速运转的滚筒进行打磨处理,然后用有机或无机染料对打磨过的玉石进行表面染色处理。有些和田玉样品局部利用喷砂机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出“毛孔”。这种人工子料迷惑性较大,磨圆度比较好,但毛孔比较规则,颜色多集中于裂隙中,仔仔细细地观察能够正常的看到人工打磨的痕迹,要进行区分必须从多方面综合识别。
在收藏镶嵌类和田玉饰品时除考虑以上所列的和田玉有关问题外,还需注意贵金属含量及标识(印记)等方面的问题。镶嵌类和田玉饰品中常见的贵金属为:金18K、千足金、足金、银925等,即将有新的标准发布,其中已无“千足金”之说,只有“足金”的概念。GB11887-2012《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中明确规定了首饰中贵金属的纯度范围、配件的纯度要求及标识(印记)的内容,但是部分企业所生产的镶嵌类和田玉饰品存在贵金属含量不够、标识(印记)不够规范、标识与产品印记不一致等问题。
珠宝鉴定证书号称“珠宝身份证”,收藏者在购买和田玉时最好索要对应的鉴定证书,并且最好学会看懂鉴定证书,必要时可以拿着所藏样品和证书到正规的检验测试的机构进行复检。笔者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客户持有我中心的假证书前来复检或咨询的情况,假证书中的鉴别判定的结果一般都很不科学,混淆视听,带有欺骗性,应注意区分,以防因假证书而受到经济损失。(本文在编写过程中某些文字图片得到李新岭所长,同事米智玮、常亚运及陈宗正的支持与帮助,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