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彰显匠心本色——“雕栏玉砌应犹在”东阳木雕非遗深度文化之旅

发表时间: 2024-02-13 来源:新闻中心

  原标题:方寸之间彰显匠心本色——“雕栏玉砌应犹在”东阳木雕非遗深度文化之旅

  东阳木雕,因发源于浙江东阳而得名,居中国四大木雕之首,与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瓯塑合称浙江“三雕一塑”,是浙江省首批重点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东阳木雕历史悠远长久,从明代的简约隽永、疏朗清丽,到晚清的层次丰富、精雕细琢。时至今日,虽说东阳木雕的身影依然时常活跃于报端,但由于当今雕刻机器浪潮的涌入,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社会转型的加速,东阳木雕不可避免地陷入了 “销售遇冷”“人才断层”等窘境。

  2023年暑期,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非遗深度文化之旅“雕栏玉砌应犹在”实践服务团前往浙江东阳,深入开展“非遗”文化调研活动。本团队通过参观木雕博物馆、与木雕大师面对面沟通、采访红木家具协会负责人员等形式,充分认识东阳木雕的历史渊源、深度学习东阳木雕的现存工艺,进一步了解木雕产业工序和发展现状,见证非遗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7月26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位于东阳市内的中国木雕博物馆进行参观。中国木雕博物馆是第一座全面展示中国木雕历史背景和文化和艺术的专业博物馆,有历史遗存,有大师精品,还有外国佳作,堪称活态的木雕百科全书。馆舍位于中国木雕文化博览城,毗邻中国木雕城,中国木雕会展中心,馆内设有中国木雕历史展厅、中国木雕与社会生活展厅、当代中国木雕大师展厅、世界木雕展厅四大木雕主题展区,并依托东阳竹编设置中国竹工艺专题展厅及临时展厅。

  东阳木雕应用广泛,既有建筑装饰又有家具日用品还有宗教礼仪用品。东阳木雕题材丰富,如花鸟异兽、神化图腾、人物故事、山水名胜、宗教佛像等都会融合在木雕的作品中。东阳木雕在手艺人的加工下仿佛成了“会说话的活木”,讲述着背后的故事。

  步入中国木雕博物馆,小组成员追溯木雕技艺的演化,感受木雕文化的底蕴,体味木雕艺术的生生不息。博物馆中许多展品采用了古今结合的理念,展示了刀木春秋,纵向梳理中国木雕千余年的发展脉络,遴选了各时期经典木雕文物作品,呈现丰厚的历史底蕴与悠久的工艺传承。在大师厅里,荟萃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等当代木雕大师的顶尖力作,反映当代中国木雕的最高艺术水平,展现新时期中国木雕的传承发展之路。

  7月26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马良勇艺术馆。在艺术馆中,小组成员欣赏到马良勇先生的木雕作品,包括《马到成功》和《水浒一百零八将》等作品,这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马先生的艺术才华和技艺。作为一位从事木雕艺术已有六十多年的木雕手艺人,马良勇先生在他的木雕作品中不仅倾注了对木雕技术的热爱,更展现了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包容与融合。

  在这之后,小组成员更是有幸能与马良勇先生面对面谈论他本人的木雕从艺经历以及他对东阳木雕当下发展情况的看法。马良勇先生向小组成员介绍到,他本人的木雕从艺经历绝非坦途。在1958年,年仅14岁的马良勇便考入东阳木雕技校,开始初次接触木雕,在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苦练下,马良勇的技艺突飞猛进,由于基本功扎实,绘画雕技样样精通以及对设计精妙独到的理解,他很快在同辈中崭露头角,进入了东阳木雕总厂的研究所。在这之后,马先生闯荡广东,亲自设计、制作相关木雕作品,其高超的技艺享誉省内外。多年后,马良勇先生叶落归根,重回故乡,在东阳潜心钻研,一手设计作品,一手培育下一代的木雕人才。

  匠心需要宁静,是嘈杂世界背后的热爱和专注。在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中,马良勇先生多次表示木雕的学习和钻研远非常人所想的那么简单。除了精湛的雕刻技艺,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耐心、绘画技巧以及独特的设计灵感等素质,这样才可以将美感与细节完美结合。

  马良勇先生以他独具魅力的木雕作品和对传承木雕技艺的奉献精神,为这门古老的文化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当今这个快节奏、多元选择的时代,机器化浪潮不断冲击着传统手工工艺,导致下一代中对木雕技艺的熟练掌握者寥寥无几。这种人才断层问题亟待解决,且对于传统木雕而言是一个需要深思的挑战。

  7月26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东阳市华龙木雕工艺品有限公司,了解制作东阳木雕的各个流程。在团队参观过程中,公司负责人首先向小组成员介绍了东阳木雕的原木材选取情况。在其带领下,实践团队对制作木雕的木材进行参观,了解到选材需从颜色、花纹、尺寸等各方面做考量。这就要求木雕制作商从木材挑选环节就严格把关,不能有一点疏忽。

  随后,实践团队深入到工厂的生产车间,通过有关人员的讲解和演示,他们对压刨机、卧龙式门锯和打眼机等木雕制作机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木雕作为一门工艺,要求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现出广阔而精细的创作天地,因此对这些制作器械很有严格的操作要求。

  实践团队员热情参加了木雕制作的过程。他们得到了专业制作师傅的指导,学习怎么样进行木雕。然而,他们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亲身尝试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巧与难。要在一块小小的木料上刻出一幅艺术画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必掌握整体构图、手指力度等各种技巧,并且每天都要坚持练习。因此,在结束下午的调研后,实践团队员无不由衷地钦佩这些手艺人所体现出来的匠心和耐心。

  27日上午,小组成员有幸前往知名木雕艺术大师陈一中先生的艺术馆参观并进行采访。在陈一中大师的艺术馆中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原创木雕艺术品,有的精细生动,灵巧活泼;有的雄浑大气,磅礴浑厚。这与陈一中大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艺术追求息息相关。

  陈一中大师对木雕艺术品的追求十分严格,木雕艺术品方寸之间尽彰显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有些木雕精品选用的原木纹理非常严苛,在设计过程中更是“一木一设计一制作”。每一处设计背后都融合了人文故事。

  在我们的交流过程中,陈大师首先谈论到了自己与木雕的缘分。出身于书香世家,陈一中先生自幼便深受文化熏陶。陈先生的外公邵飘萍乃是中国新闻界的殿堂级人物;姑婆邵一萍,是民国著名的花鸟画家齐白石的弟子。因此,陈一中大师自幼便深受长辈的耳濡目染,年纪轻轻便掌握了娴熟的画技,为将来精通木雕技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一中大师很注重“以古为师,创新融合”。他的作品既饱含着民间传统文化的印记,又蕴藏着现代的艺术魅力。陈大师手下的艺术品不仅有着纯粹明了的大道至简之感,也有着圆融细腻的无穷韵味。每一个木雕艺术品在陈一中大师看来都倾注着木雕工艺制作者内心的深切热情与独特追求。

  所谓“高山流水,知音难觅”。陈一中大师追求的是在木雕艺术品中融入自己的理解感悟。只有懂得欣赏、有着艺术品位的观众才能感受出一件件木雕艺术品的精妙之处。

  而在现行木雕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陈大师认为木雕创作者不应该为此降低自己的艺术追求。每一件木雕艺术品背后的寓意、故事与讲究始终值得坚守。“现在很多人觉得钱赚的越多越好,木雕作品的木头越贵越好,其实不然,好作品要用心完成,‘人’和‘背后的故事’才是一切的主题。”陈一中大师如是说道。

  陈一中大师还向我们分享了他自身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陈一中大师认为,所谓“工匠精神”并非一味地死板重复相同的工序,而是在理解优秀中华文化以及东阳木雕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来创作木雕艺术品。

  在采访过程中小组成员发现即使现在木雕市场稍显低迷,陈一中大师还是以一个雍容谦和的木雕艺人的身份,既饱含激情地创作着他的作品,又耐心地向知音们讲解着他自己倾注于艺术品中的故事;既延续着东阳木雕的传统韵味,又不断地融入自己的生活感悟与人生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与陈一中大师的沟通,我校小组成员顺利与陈大师达成共识:日后将邀请陈一中大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我校图书馆,为我校师生宣讲东阳木雕,提高师生文化素养。

  随后,实践团队参观华龙木雕工艺品有限公司,对所摆放的售卖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了解。作为东阳木雕行业中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华龙木雕工艺品有限公司给团队讲述了对当前木雕行业的见解。

  在与公司董事长金红强先生的交流过程中,金红强先生介绍了他对当前“机器人木雕”趋势的看法。金先生对木雕产品做了划分,认为木雕分为工艺品和艺术品。从公司制作的角度来看,性价比是普通工艺品的首要考虑因素,所以机器的出现是行业的必然趋势。而手工雕刻也有闪光点,东阳木雕作为非物质遗产的一大特点是传统手工雕刻具有机器无法替代的核心部分,可以赋予木雕以物质和精神价值。木雕的精神价值是匠人赋予的,只有蕴含精神价值的木雕产品才能被视为艺术品。但由于大众消费者追求超高的性价比的目标,目前在木雕行业中,普通工艺品的“机制化木雕”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势必将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平整度提升一个档次。不过,另一方面来说,机器化雕刻灵活应变力不强,往往会存在产品千篇一律、雕刻成品没有生气等问题,且对一些有可能出现瑕疵的材料没办法做出规避、隐藏再设计等即时操作。目前许多高档木雕艺术品的大部分流程依旧需要人工精雕细琢地打磨,并为之赋予独特性。这也是目前顶级木雕艺术品依旧由手工制作的原因。

  而金红强作为木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董事长,他将企业未来的发展面对挑战和不确定视作常态。而当务之急是了解当下用户的实际的需求并通过大量已知信息预判本行业的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既使传统木雕工艺带上浓郁的艺术气息,又树立品牌为公司发展做好保障,在这独特的历史生态环境下,形成自己厚重的历史内涵。

  经过前期的实地考察与充分准备,实践团以东阳木雕为调查切入点,结合当下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现状等背景因素,讨论并制作了分别针对群众和商户的调查问卷,去往东阳木雕城以线下的形式向商户和市民发放问卷,由此在东阳当地获取最为真实的一手资料,并通过收集到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

  7月27日下午,实践团队探访东阳市木雕红木家具行业协会,联系到木雕红木家具行业协会秘书何婷女士,并与其进行探讨交流。

  对于行业的发展,何女士谈到,尽管现今整个行业不如曾经那般欣欣向荣,许多企业正面临着考验与冲击,但这其中的优胜劣汰都是正常现象,是行业规范化的一个过程。何秘书介绍道,在若干年前,东阳木雕行业中存在着足足三千多家大小企业,整个行业良莠不齐,优劣难分。而目前,虽说木雕行业正在经历着转型,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过市场调整机制不断的更新迭代,那些本身缺少干货、不够规范,纯粹是赶上时代红利的小企业便会黯然退场,留出空间给生命力顽强的企业。

  此外,小组成员还询问了何秘书对于木雕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匮乏问题的看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东阳木雕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何秘书认为,在市场化、全球化发展迅速的当下,东阳木雕所缺失的不单单是大家所熟知的手工技艺人才,东阳作为红木家具的生产商,设计人才、营销人才也都是它所需要的。由于社会文明的转型,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步伐,传统的教育学生的方式自然也不会适用于现在。东阳木雕在装饰上的作用被不断弱化,再加上木雕制作取材困难、价格略高、内容单调,与现代风格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东阳木雕的长久发展。

  而谈及怎么样应对当下这一困境,何秘书认为最重要的是契合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尤其像现在“零零后”即将步入社会,如何在传统工艺的古板质感与千禧一代的新式思维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目前所有木雕企业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新潮企业比如“新古典”“新中式”类企业正在蒸蒸日上中,这无疑给行将就木的木雕行业服下了一颗定心丸,何秘书如是说道。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让小组成员有机会走进东阳,看到当今世界木雕领域最精华的作品,认识东阳木雕的文化历史以及发展现状,并通过与当地产业一线人员访谈明白他们对于东阳木雕未来发展的新趋势的看法。

  木雕绝技耀东阳,代代相承脉络长。东阳木雕背后是一代代艺人们的钻研与坚守,虽然东阳木雕的传承在当下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但是根植于木雕中的文化和历史绝不会因此消去。本次调研活动让成员们认识到东阳木雕等非遗文化急需重视、弘扬与传承。但通过本次调研也让小组成员们确信东阳木雕一定会在新时代下寻找自我的道路,赓续传承,将熠熠生辉的木雕文化流传给后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