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发表时间: 2024-07-02 来源:ballbet艾弗森app

  对于梁群英来说,绘画、书法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传承木雕技艺的必备美术素养。从他记事起,画笔、木头、刻刀便一直伴随着他的生活,最终成为梁氏木雕第四代传承人。50年来,木雕成为他生活的乐趣、他谋生的技艺,更成为他传承民间文化的责任。

  梁群英,祖籍新会区双水镇沙朗村,出身于木匠世家。在他的印象中,家中百多年前便已从事木雕的生计。

  木雕最早的起源已难以准确追溯,但在江门有着深厚的底蕴。在梁群英的印象中,曾祖父那一辈人很会“雕木”。“双水是个农业大镇,那时很少有塑料制品,金属材质又比较贵,大部分用具都是用木头制作。”逐渐地,大家发现木头不仅能制作农具、生活用品,还能制作成家具,雕刻出各种各样精美的花纹,木雕慢慢的变成为一项工艺。双水村民由此发现了商机,纷纷以木工制作、雕刻为生,其中便有梁氏一家。

  “1891年,曾祖父梁祖永在江门墟顶街创办‘板仔行梁氏木雕作坊’。”谈起梁氏木雕,梁群英的声音不自觉上扬,“当时,因为曾祖父有美术功底,雕刻出来的东西都比别家的要精致、美观,梁氏木雕在当时便很有名气。”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电脑数控雕刻出现,大部分的木雕工艺趋向机械化。“欲速则不达。木雕速度越做越快,但工艺却越来越淡,会手工雕刻的人就慢慢的变少了。”

  然而,梁氏木雕却从始至终坚持手工雕刻。“爷爷告诉我们,手工木雕的那种味道,是机器做不出来的,而我们该继续加强自身的美术水平,保持手工木雕的特点。”结合客人的需要,他们不断学习、乐于创新,雕刻的物件也慢慢变得丰富。从屋檐吊板、大门、床裙,到知名人物、菩萨神像等。现在,常有佛山、珠海等地的“识货”人,专程驱车过来找他们雕刻。

  自小就在木雕工作室长大,父亲对待木雕的态度,就成了他的态度。“在我小时候,父亲经常专注地雕刻作品,我则在一旁帮忙拉锯刨木,看着父亲的精雕细琢,我对木雕也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梁群英说,父亲常告诉他,雕刻精品的前提,是良好的美术素养,于是到了读书的年龄,他更是一闲下来就拿木头学习雕刻,用纸画画,学习美术基本功。

  作为启蒙老师的父亲梁检也会手把手向梁群英传授木雕技艺。“传统手工木雕工具多达几百件,如平凿、斜口凿、圆铲凿、圆孤凿等。在学习木雕之前,父亲首先教我的是,了解每把凿子的具体用法,以及如何磨好每一把凿。”

  练习日复一日,雕刻年复一年。1994年,梁群英在与父亲商量后,决定创办梁氏木雕厂,将四代传承的木雕技艺带到更多人面前。“从雕刻古典家具椅背图案,扶手浮雕图纹,再到祠堂庙宇的神翕、佛像等,梁氏木雕的特点之一,都是寓意吉祥。”梁群英介绍,作必有意,意在吉祥。梁氏木雕作品以“画中有戏、寓意吉利”为特点,形象鲜明、色彩艳丽,常表现出浓郁的民族传统风格。

  “木雕不如作画,画错了还能用颜料掩盖。木雕的每一刀都是不可逆的,都要注意角度、力度。一旦刻错,整块木头就没法修补了。”梁群英说,每件木雕作品的诞生都是精雕细琢的过程,凝聚着工匠的大量心血。其中,雕刻佛像人物更是梁氏木雕的得意之作。

  “制作一件精美的佛像作品,一般都要花上一个多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动刀前,要清晰了解人物特征,精测佛像高矮比例、美术立体三围,思考手脚动作变化等。接着,还要进行选材开料、木工制作、雕刻装饰、打磨抛光、上胶油漆等工序,每一个步骤都不能有丝毫马虎。”谈到佛像木雕,梁群英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材料的选择还需要注意木材的纹理,避免材质和雕刻主题的搭配不当。”

  因为喜爱,梁群英经常在工作室中一呆便是十几个小时,丝毫不觉得枯燥和厌烦。

  在梁群英的木雕工作室,迎面就是一副古朴木雕镂空屏风,往里走去,百多件造型各异、精工细作的木雕艺术品扑入眼帘,有佛像、根雕、人物、家具等,大的有数米见方,小的精致到掌寸之间。

  在雕刻桌旁,身着一身素黑针织衫的梁群英,神情专注地在一尊原木木桩上精雕细刻。刻刀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刀起刀落间,两名农家妇人肩挑两捆大蕉的形象逐渐鲜明,这是机器所不能随心所欲雕刻出来的礼乐一景。

  在操作台上,记者还看到几件泥塑雕像。梁群英和记者说,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木雕作品的质量,他还有一个小习惯。“在雕刻木料前,我会先按照比例泥塑出一个最满意的模板,再雕刻在木头上。”

  在机器制造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手工操作正处于被普遍淘汰或挤压于边缘化的尴尬。木雕传统工艺也是如此。手工木雕工艺繁杂、耗时长、容错率低,在当下的年轻人心中已不太受欢迎。

  “木雕不仅是手工活,更是一项体力活。”梁群英坦言,在以木雕为生的25年来,也曾有不少年轻人表示对木雕文化的好奇与喜爱,前来求学。但由于木雕学艺周期长,过程“枯燥”,且对文化修养和体力要求比较高,鲜有年轻人坚持下来,木雕工艺的发展逐渐呈现断层现象。

  国艺根雕工艺馆-江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图源:江海区文化馆

  2019年,经过近129年发展的礼乐梁氏传统木雕制作技艺被列入江门市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作为“梁氏木雕”第四代传承人、江门市木雕刻根艺创作研究基地负责人,梁群英也发挥自身作用,主动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来。

  每年参加广东省民间工艺博览会、走进校园展示木雕文化……梁群英在自己创作之余,还积极推广木雕艺术,受到不少国内外游客及学校学生的欢迎。

  “现在国家更重视文化创新的发展了,我们也在尽我们所能,努力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下去,培养出更多木雕艺术人才。“梁群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