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关中刀刻:不老的工匠精力 雕琢出更好的自己

发表时间: 2024-05-19 来源:ballbet艾弗森app

  初夏的早晨,安静凉快。在杨凌作业技术学院一处教育车间里,一把把刻刀、一件件木雕著作,记录着一个个发明故事。精雕细镂、专心笃定,在这里,木雕工艺美术大师吴文军精心雕琢著作,一同也雕琢出了更好的自己。

  2017年,在全国工艺品买卖会上,吴文军的木雕著作《百鸟朝凤》获“金凤凰”大奖赛银奖;2018年,木雕著作《桃红柳绿》获“金凤凰”大奖赛金奖。2019年,他荣获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谓,当年33岁的吴文军成了陕西省最年青的木雕工艺美术大师。

  厚积薄发,三十而立,从学徒工到手捧金奖的木雕工艺美术大师,吴文军用了10年。

  吴文军的少年时代,在渭南白水的一个小村庄里度过。由于父亲是木匠,他对传统的手工活儿一点也不生疏。取料、画线、打眼,父亲繁忙的身影,伴着“刺啦刺啦”的推刨声,一同印在了吴文军的记忆里。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吴文军,从小就有了几分手工人的“灵性”。小学的时分,捡起一枚粉笔,用不了几下,他就能雕琢出栩栩如生的侍女模型;手里有一块橡皮,他就照着雕他人家大门口的石狮子;给他一块砖头,一个造型完好的四角亭子,像变戏法儿相同就雕了出来。

  对乡村孩子来说,上树抓鸟、下河摸鱼是日子常态,山间野花、青草绿叶触目可及,吴文军对花鸟天然有比他人更详尽的调查、更接近的情感。艺术总是要从日子中罗致营养,一次次测验之后,吴文军的花鸟画作变得有模有样,特别拿手工笔画。那时的吴文军仅仅由于喜欢而去勾画、雕琢,他或许也没想到,这一切都成了他后来走上木雕工艺路途的启蒙。

  高中结业后,吴文军考入了杨凌作业技术学院,他在绘画方面得到了专业训练,笔下的花鸟比之前更生动逼真。通过3年学习,2010年,吴文军结业后到一家家具厂从事规划作业。

  在家具厂,吴文军结识了一位木器雕琢师傅。吴文军发现,这位师傅木雕技艺拔尖,他雕琢在家具上的各种图画,总有独具匠心的风貌。吴文军决议拜师学艺。

  跟着这位木雕师傅,吴文军一学便是4年。一件木雕著作,要通过图画规划、张贴打坯、修光、细节处理等多个进程,整一个完好的进程要用到100多把专业雕琢刀,刀都是专门定制,一道工序一把刀,每把用途都不同。 2013年,吴文军从师傅那里“结业”了。这时分的他现已学到了一身技艺,对未来决心满满。

  2013年9月,吴文军在咸阳开办了一所作业技能校园,教木雕、绘画等课程。作为校长的吴文军,期望学生能学到真实的本事,一同把木雕技艺推行出去。每逢吴文军着手雕琢的时分,学生们都会专心地围在他身边看。看着一双双亮堂的眼睛,吴文军感觉自己手中的著作好像蕴含了更丰满的爱情。

  2016年,终究一批学生学成离校后,吴文军因经费问题关停了校园。这段阅历让吴文军在艺术发明的路途上有了更多感悟,他发现了自己仍是更适合当个“匠人”,朴实地做木雕。

  2017年,吴文军在杨凌作业技术学院当起了木雕教师,打算在静寂的小城杨凌从头动身。多年探索下来,他现已认识到,木雕著作不能单从产品价值的视点来看,而是应该寻求更多艺术层面的开展。

  这一年,他的木雕著作《百鸟朝凤》完结,耗时一年半。这件著作从唢呐名曲《百鸟朝凤》中取得创意。一曲《百鸟朝凤》响起,众鸟齐鸣,响亮响亮,北方气势凸显。以此为题,刚好契合吴文军一向寻求木雕工艺南北交融的主意。果然如此,这幅著作一问世就备受好评,终究在全国工艺品买卖会摘得2017年“金凤凰”大奖赛银奖。

  此次获奖给了吴文军极大鼓舞,事实上南北交融的主意行得通。之后,他对自己的另一幅著作《桃红柳绿》进行了再打磨,雕琢深度达7厘米。比较《百鸟朝凤》,这幅包括牡丹花、兰草、鸟雀等在内的著作元素更为丰厚,技艺纯熟。2018年,《桃红柳绿》摘得“金凤凰”大奖赛金奖。

  2019年,吴文军前往清华大学参与我国非物质文明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木雕工艺盛于南边,后传至北方,这是一项技艺,更是文明载体。在把握南边精密雕琢工艺的一同,将北方的雕琢气势完美交融,是吴文军一向以来的愿望。吴文军说:“去清华大学学习,我取得了思维启示,生发出许多创意,木雕工艺在北方的开展空间很大。”

  执着据守、打破立异,吴文军用10年时刻诠释了工匠精力,展现匠人担任,向更多人展现了北方木雕的魅力。未来可期,让我们我们一同等待吴文军和北方木雕工艺的下个10年!(记者程刚 见习记者 王姿颐)

  工匠精力是一种作业精力,它是作业才干、工著作质的表现。在新时代推重工匠精力,是对劳作、常识和发明的尊重,这也是社会文明前进的重要表现。“术业有专攻”,已然选定一个职业,就扎根下去。清楚其开展头绪,把握其技艺,再为职业的立异开展贡献力气。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吴文军这位从乡村走出来的北方汉子,用精深的技艺雕琢出了原归于南边的艺术之美。在雕琢精密部位的时分,每一次下刀,每一毫米的深化,都要匠人一再揣摩,才干于纤细之处见真章。

  采访中记者感觉到,这位青年木雕工艺美术大师身上有一种坚毅的力气,这种力气是他在少年雕花鸟的老树下、木屑飞扬的作业间、熬夜修正规划图的灯光下,一点点积累出来的。这种力气让他稳步前行、也让他的艺术愿望展翅飞翔。(记者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