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字号乡村赛事 让民族文化迎来无限可能
发表时间: 2023-12-18 来源:工程案例
“现场的氛围真是出乎预料,非常火爆!”这也许是每一位来到贵州黔东南观看“村BA”“村超”赛事观众的真实感受,无论是台江“村BA”,还是榕江“村超”,都火得让人惊叹,一个村级篮球赛、足球赛,引来几万人现场围观,进而收获网上几十亿次的浏览量,最终形成一场全民体育“嘉年华”。
赛事的火爆也为传播当地民族文化提供了好时机。“村BA”“村超”每场比赛的开场表演和休息间隙,侗族大歌都会现场展演,以世界级的“村歌”形式惊艳全网,掀起“万人合唱”的壮观浪潮,与此同时,芦笙舞、锦鸡舞、蜡染、银饰……展现当地特色浓郁的古老非遗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盛夏,草长莺飞、绿意盎然。镶嵌山间的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镇大利村显得十分安宁恬适。
“由于‘村超’赛事的火爆,现在外地游客大量涌入,在赛期时段,县城的住宿业供不应求,让我们这些周边的村寨也迎来了旅游的旺季。”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镇大利村党支部书记杨秀康开心地说。目前,“村超”让榕江县城的酒店入住量翻倍,近几个周六全都满房。订单60%来自线上平台,除了省城贵阳外,也有很多来自四川、广东、浙江等地的客人。
大利村距离榕江县城15公里左右,是典型的侗族古村落,顺山沟溯溪而建,寨中小溪潺潺,青瓦木楼鳞次栉比,以其独特的侗族建筑而闻名,2013年,大利侗寨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外地游客争相打卡的圣地。
“我是专门从浙江过来看‘村超’的,现场气氛太好了,比赛结束还想多待两天,感受一下当地的人文风情,就来到了大利村。”淳朴的民风,保存完善的古建筑群让游客夏钰婷叹为观止,“这里的老百姓非常热情,见面就问我们‘吃饭了吗?’让心里特别有归属感。”
在寨里的风雨桥上,随处可见身着当地民族服饰的侗族妇女正在穿针引线,用心地编织绣品。“很小的时候我就学会侗族刺绣了,它们能作为帽带、腰带、裙带的装饰。现在,来到我们这里的游客慢慢的变多,他们都很喜欢我们制作的花带,卖出后也有一些收益。”73岁的杨胜珠说,今年以来自己通过绣花带已挣了四千余元的收入。
据了解,侗族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侗族妇女几乎都会此项技艺。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大利村鼓励当地妇女利用农闲时间热情参加刺绣,创作丰富的“侗族花带”产品,并搭平台、拓渠道,有效促进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如今,该村已有30名侗族花带传统手工编织人才,制作花带产品20余种,生产的花带产品已成为当地妇女增收创收的主要方式。
“近期,由于销量增加,我们还联系了周边的村寨一起参与,群众通过制作侗族传统手工,传承和发扬了我们贵州黔东南的特色民族文化,再借着‘村超’这股东风,让古老非遗技艺被更多人看见,我真的很高兴。”杨秀康说。
未来,这座小小的村寨将牢牢抓住机遇,利用好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创建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区,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注入新动能。
在贵州黔东南,像大利村这样拥有传统非遗技艺的古村落还有很多,为了不断寻找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互融互通,当地不断探索、发掘,涌现出一批非遗旅游景区,着力非遗研学特色课程研发,让外地游客和学生群体在游玩中收获非遗体验的乐趣,努力让非遗“活”起来。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在黔东南州丹寨县卡拉村排基山下,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村寨依山而起,一幢幢小木楼依山势而下延伸至山脚,与丹寨县有名的鸟笼之乡卡拉村紧密相连。村中,敲击银条的声音显得格外清脆悦耳,来自上海和重庆等地的60余名学生正在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虽然锻打流程不难,但其中的技巧却需要慢慢琢磨,力气小了不成形,用力大了有很大的可能性直接成片,需要精确把握、适度用力。”上海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张梓昊全程精神贯注,体验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精妙。
这个村寨叫“银匠村”,是卡拉村的“村中村”。它的建造者,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银饰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国春介绍道,依托丹寨县丰富的非遗资源 ,“银匠村”虽以“银匠”为名,实际上村内还有蜡染工坊、刺绣工坊以及卡拉村的传统产业鸟笼工坊等,是集合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村”。
将非遗产业集聚发展,旅游、研学、培训,一站就能体验银饰、蜡染、织锦、刺绣、鸟笼等非遗制作技艺,从今年年初以来,超过40万名学生、游客前来“银匠村”学习、游览和体验。见证着非遗研学游越来越火热,王国春十分感慨,“慢慢的变多的研学者,越来越忙的传承人,我们的产业‘火’起来了!”
老技艺,新体验。为了让非遗研学课程更加易于实操、鲜活有趣,不少非遗传承人不断迭代更新着非遗体验项目。
同样,在距离“银匠村”不到10分钟车程的丹寨万达小镇,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在当地古法造纸非遗传承人的“手把手传授”和“面对面讲解”中,“零距离”感受传统非遗手工,亲手制作非遗作品。
“我们将丹寨石桥村的古法造纸技艺搬到小镇上,把繁琐的造纸流程简化成浇纸浆、摆花、压榨脱水、烘干等几道主要工序,让游客通过不到30分钟的过程便可亲身体验这种古老的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潘玉华说,通过一直在优化、调整研学课程,现在每次的非遗研学课程都热闹非凡。
蓄势非遗产业,发展“非遗+”,犹如一条“金扁担”,一头挑起民族文化,一头挑起乡村振兴。近年来,贵州黔东南通过“非遗+研学”“非遗+旅游”等融合新模式,不仅推动了传统非遗的市场化运作,让非遗传承人获得更多渠道的经济效益,还让非遗传承深入更年轻的群体,保有鲜活的生命力!
今年7月,一支由12辆车组成的“坦克车队”满载游客从黔东南州榕江县城出发,沿厦蓉高速公路浩浩荡荡一路南下,在从江县境内南下入口驶入,打卡侗乡精品旅游环线·中国乡村旅游线路,前往著名的“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占里侗寨旅游景区。
“先有鼓楼后有寨,有了村寨才有家......”今年32岁的石玉琴向游客介绍着自己的家乡,神采奕奕、娓娓道来。作为占里侗寨的文化志愿者,她着一身极具当地特色的压绣侗装,穿梭在寨子的各个角落,“占里人会说话就会唱侗族大歌,会走路就会跳芦笙舞”,说起自己民族的非遗文化,她每天一遍又一遍,如数家珍。
像石玉琴这样的文化志愿者,占里村有20余名。针对侗寨非遗文化的宣传,当地广泛募集本地的志愿讲解员,定期开展非遗文化专业培训,以更加专业、更为通俗的语言向远道而立的游客进行解说,普通话移走了地方侗话难懂、不通的大山,让这场非遗视听盛宴得以徐徐展开。
作为从江县最古老的侗族村寨之一,为了保存完整的传统民族文化,由当地政府牵头,针对村寨建设、消防安全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投入专项资金,同时,对村寨里的鼓楼、花桥、戏台等进行保护修缮,对村落非遗资源挖掘整理和抢救记录,保护非遗存续空间,真正让村寨的“古色古香”得以延续。
良好的生态环境,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成就了占里诸多美誉,其先后获得“中国景观村落”“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世居此地的占里人,以先知的智慧与自然和谐相处,创下了两个令世人惊讶的奇迹:“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刑事案件发生率为零”。
占里侗寨的古村落保护,只是黔东南州着力推动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缩影,在全州这样的中国传统村落足足有415个。自2012年以来,黔东南州秉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着力推动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今年1月,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通过验收,成为全国目前通过验收的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
如今,贵州黔东南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节日和农耕文化为代表的苗年、侗年、苗族姊妹节等乡村特色文化活动,既展示了民族特色文化的超凡魅力,也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孕育出“村BA”“村超”“村歌”等“超颜值”文化。
以体育之名,让文化唱戏。如今,体育赛事引来了八方贵客,贵州黔东南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让这片希望的田野充满了许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