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墙、小青瓦美人靠品徽州古建之美 观展
发表时间: 2024-09-12 来源:工程案例
位于安徽省南部的徽州,古称新安、歙州。秦置黟、歙二县,晋称新安郡,至宋宣和三年(公元 1121 年),改歙州为徽州。徽州名称的由来,一说是因绩溪有徽岭、徽溪,一说“徽”为美义。其实“徽”字本意为“绳索”、“捆绑”,以“徽”命名,表达了宋王朝在经过“动荡”之后,希望能对此地加强约束的企盼。
徽州历以商贾众多、文风兴盛而蜚声海内。徽商以其雄厚的资本办教育、创书院、置祠产、建庙宇,曾称雄明清商界 300 多年,形成经济繁荣、教育发达的鼎盛时期,故素有“东南邹鲁”和“无徽不成镇”之称。历史上的“新安文化”独树一帜,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和徽雕、徽剧等,以其卓越的成就著称于世。
遵循“枕山、面水、聚合、朝阳”的堪舆理念,千百年来以山为骨,以水为脉,雕琢出自成一派的徽派建筑,在朦胧烟雨中历经风雨,依旧温柔古朴,可知可感。在安徽博物院,可以细品徽州古建之精妙。
这里的古村落有其独特的布局结构,或象形、或表意,体现了“靠山采形、依水取势”的巧思。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被称为“画里乡村”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村落正是充满了自然魅力的一座古村落。整个村子位于黄山市黟县东北部,南宋绍熙年间建成,错落有致的民居将这片土地雕刻成了“牛”形布局,村落为骨,水脉为形,勤劳的村民们秉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间刻度,让这头枕山卧水的“黄牛”有了血脉的流动。
一实一虚、一黑一白、一阴一阳,偏居徽州一隅的呈坎里古村,遵循朴素的“道法自然”的理念,将传统的八卦风水学说融入村落的建设。村内龙溪河呈“S”形由北向南贯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村内八条街巷、九十九条小巷汇聚成九宫八卦格局,村外八座大山,形似八卦方位,内外相合,呈坎相对,自东汉三国时起,便默默凝望着天地,赐福于民。
走进古建展,迎面而来的是“徽州三绝”之称的民居篇,介绍了徽派民居的入户门、徽州三雕、建筑结构等内容,徽派建筑是实用之宅,却也不失美学特色。
徽州民居的入户大门以东南朝向居多,均配有门楼或门罩,既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又起到装饰作用,这是徽派建筑对“门面”的一种典型装饰方式,因此素有“千金门楼四两屋”之称。
作为徽派民居的“门面”,门楼的建造也是丰俭由人,在形制上有字匾门、拱形门、垂花门、八字门、牌楼门等,门罩顶部一般会用青瓦翘檐,檐下用青砖嵌砌堆成富有变化的图案。
门楼则更复杂,由“楼”和“罩”两部分构成,仿照牌楼式样,用砖石砌出柱坊斗拱,上加屋檐,雕刻精美,这种门楼大多数都用在官宦或富商之家,侧面彰显着民居主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积累,人们将其凝练成“门当户对”、“门第等次”等成语口耳相传。如今昔日王谢之家不再,这些门楼却依然顶风冒雪,庇护后人。
民居、祠堂、牌坊为“徽州三绝”,民居之妙在三雕,即木雕、石雕与砖雕。元末明初到清末民初年间,外出奔波的徽商们幸得衣锦还乡,纷纷造宅院、建宗祠、立牌坊,以三雕技艺让故乡与祖先同享荣光与骄傲。受新安画派的影响,花鸟、草木、历史故事、奇闻逸谈,无不可入画,无不可雕镂。
砖雕饰墙:“门罩迷藻悦,照壁变雕墙”,这是徽州砖雕的真实写照。砖雕由明代徽州窑匠鲍四首创,题材广泛,展览中的“游春图人物”便是徽州砖雕的最好注脚。78 块砖石,雕砌六层,最上层为博古图,寓意儒雅高洁,二层为渔樵耕读,三层为瓜叶枝缠,寓意“绵绵瓜瓞”、子孙繁茂,四层为“暗八仙”,寓意长寿吉祥,五层为“游春图”,山石树木、小桥流水、宝塔亭阁相映成趣,六层为普通的吉祥纹样。
木雕楹柱:展览将徽州民居的特色之处进行拆解、展示,使我们透过零星碎片,得以窥见古代工匠之技艺。徽州多产木料,工匠们便就地取材,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手法,将多种纹样镌刻于窗扇、栏板、粱拖、檐条等处,一梁一柱,鲜活了整个时代。
戏曲人物宝相花窗扇是徽州木雕的代表作。其顶部饰花鸟,底部为瑞兽,主体部分以镂雕宝相花为地,中心浅浮雕戏曲人物图案。宝相花为中国传统吉祥纹饰,源于佛教装饰艺术,集合了莲花、牡丹等特征,尤其是在花蕊处,以圆珠作规则排列,似闪闪发光的宝珠,富丽华美,有吉祥、圆满之意。宝相花盛行于隋唐时期,隋唐以后也被广泛运用于瓷器、金银器、织物、雕刻等装饰艺术中。
龙纹镂空窗扇使用了大量镂空雕法,在造型上更为灵动。其主体纹饰为对称的双龙图案,上下呼应,奔腾于云雾波涛之中,体态矫健,表情生动,极具动感。上层镂雕多只喜鹊嬉戏于牡丹花从,下部饰万字纹,寓意双喜临门、富贵吉祥、福寿绵长。镂雕纹饰表面均饰以金漆,又以红漆描边,主次分明,主题突出,有大气磅礴之感。
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为西施设美人靠,专供其二人休息所用。所以,“美人靠”也叫“吴王靠”,学名“鹅颈椅”,是一种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故名。其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合乎人体轮廓,靠坐着十分舒适。通常建于回廊或亭阁围槛的临水一侧,除休憩之外,更兼得凌波倒影之趣。
石雕镌坊:如果说牌坊是徽州古建的徽章,石雕则是徽章上最生动的符号。明清以来,牌坊的石材普遍采用“茶园石”和“黔县青”,浮雕以平面雕和浅层透雕为主。“大门有石雕门罩,堂前有石雕鱼缸”,历经 500 多年风雨,徽州石雕风华依旧。
抱鼓石,中国传统民居的门第符号,一般位于传统四合院大门底部宅门的入口,形似圆鼓,属于门枕石的一种。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
徽州民居之精妙,还在于泽被后世的马头墙。“视火墙一筑,足以御患于千百载者,其为谋之浅深,垂泽之久近,何如也。”这句镌刻在徽州歙县府衙的碑刻,真实记述了马头墙在民居中的实用性,其中的“火墙”即马头墙的前身。
马头墙,其本质是封火墙,是为避免密集的民居,在某户着火时牵连周围,加重损失。虽为实用,却也不能失了风雅。古徽州人的坚韧执着与文化渊源被马头墙传承,其造型高低错落,或繁或简,犹如昂首的骏马,其上绘制吉祥图案、山水花鸟,美不胜收。
印斗式马头墙:座头上端装饰有“田”或万字纹的方形砖,形似金印,有“金印如斗”之意,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激励子孙奋发读书取仕。
关于马头墙的起源,也有一个悲痛的传说。在明弘治年间的端午佳节,徽州城内一片欢腾,不料傍晚时天降横祸,城东一排房屋被大火吞噬,由于各家户均为木质房屋,又顶梁相连,借助风势,整条街都陷入火海,损失惨重。彼时何歆刚刚来到徽州任职,决心降低火灾隐患,他多方考察,查阅资料,最终发现建造高高的山墙可以组织火势蔓延,这便是马头墙的前身“封火墙”。
进入展览的宗祠区域,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家族传承,在这一区域,介绍了徽州三绝之一的祠堂历史、建筑特点、选址、空间布局等。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无论大小,祠堂均是重要的文化和议事中心,是当地宗法社会的基础。和古代生产型农村不同,徽州古村落是消费型的农村,勤劳的古徽州人外出或经商或求学,带着荣耀回归故里,自然也要光耀门楣,酬谢先祖,于是便有了徽州三绝之称的徽州祠堂。
据说在宋朝时,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徽州人非常看重读书,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美誉,在历史上曾诞生了 29 个文武状元、17 位宰相、2100 多名进士和数千名举人,可以称为“儒风独胜甲江南”。
到了明中叶,徽州人口剧增,人均耕地不足,大批徽州人外出经商,坚守“儒道经营”的传统,最终创造了“天下第一商帮”——徽商。
这些商贾士子心系故乡,尊礼守教,自南宋以至明清,修建了百余座祠堂,这些祠堂分为宗祠、统宗祠、支祠、家祠等不一样,祭祀和管理规模逐渐缩小。其中统宗祠又叫祖祠、总祠,是宗族统帅族中各支派的大宗祠,如新安程式统宗祠。宗祠则是各姓宗族支派在迁徙村落建立的支派宗祠,如歙县北岸吴氏宗祠。支祠是下属各支派祭祀本支派祖先的祠堂,如黟县南屏叶氏支祠。而家祠则规模最小,为家族内某房为祭祀房内祖先的祠堂,如歙县潜口司谏第。
通常祠堂的位置或与村庄比邻而建,或是选在村落外开阔处,不过大部分还是集全村之力在村落中央修建,既便于宗族集会,也能保持一定的庄严与神秘。
物力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祠堂作为家族部落的仪式性建筑,大多为“三进五凤楼”的砖木结构。三进指祠堂的三大主体空间——仪门、享堂、寝殿。
三进平面分布图。一进为大门,也叫“仪门”。二进为享堂,是宗族举行祭祀礼仪和商议宗族大事的地方,是祠堂内的重点装饰空间。三进为寝堂,多为五开间,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中间置供奉祖先牌位的神龛,神龛前设置供桌摆放祭祀用品。
五凤楼则是指祠堂大门的屋顶装饰:五对檐角,两两对称,飞檐翘角,似凤鸟展翅,取“有凤来仪”和“五凤朝天”的美好意象。
沿着祠堂篇继续往前走,会看到祠堂的结构介绍。徽州人信奉前世今生,因而对祖先也多了一份敬畏,为了把这份敬畏具象,他们将抬梁式结构与穿斗式的结构融合形成新的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以提高祠堂的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祠堂之重,重在教化。古徽州世称“程朱阙里”,推崇“祭祖敬宗、报本感恩”的传统伦理道德,也重视引导自身德行,他们将徽州人世代相传的处世哲学,一笔笔镌刻于梁间,伦理教化、仁义道德、恩荣封赏、修养身心……不同的楹联牌匾传递了古徽州人教化族人的朴素价值观,时间在牌匾上留下痕迹,但思想的力量永远都不可能磨灭。
值得一提的是,徽州祠堂有男祠,亦有女祠,徽州人大都“幼恃母慈,长承母训”,感念母亲之恩德,故建母祠以纪念。展览中为我们介绍了徽州著名的女祠——位于歙县棠樾村的清懿堂。堂以“清懿”定名,取其“品行清白、懿德美好”之意。这座祠堂结构宏达,为三进五开间,规模甚至超过了男祠敦本堂。女祠和男祠并列而立,就像两条河流,滋养着这片土地上人们。
走过祠堂篇,我们来到了徽州重要的功能建筑——戏台部分。徽州古戏台多为祠堂戏台,以祠堂前进门屋作为戏台,条石做底,青瓦覆盖,锣鼓起,皆是粉墨幻景,扇开合,所诉皆是人情。
这部分为我们展示了戏台的分类及其建筑特色,徽州古戏台因其功能不同,被划分为家庭戏台、祠堂戏台和庙宇戏台,其中以祠堂戏台保存最多,而在古徽州所遗留的祠堂戏楼中,以馀庆堂古戏台顶级规模、保存最为完好,会源堂古戏台形式较为少见。这两座古戏台分别代表了古徽州戏台的两种制式:活动戏台以及固定戏台。活动戏台顾名思义,便是方便拆卸,和祠堂仪门融合二为一,台上演出,台下通行,而固定戏台只有演出功能,不可拆卸。
每望及戏楼,不得不惊叹于古代工匠的建造智慧,他们将现代舞台空间的“共鸣”设计早早地应用到了戏台上,这便是徽州古戏台一大特色——藻井。清中期以后,藻井以圆形居多,分为三层,逐层内收至顶部,剖面似倒置的喇叭,既提升了造型美感,又能起到吸音、共鸣的作用,让戏曲观众听起来回味悠长。
徽州有“牌坊之乡”的美称,曾有上千座牌坊,今存百余座。牌坊起源说法不一,根据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衡门即由两根柱子和一根横木搭建的城门,牌坊古称中“绰楔”、“绅楔”的楔,即指门两旁的木柱。
经过汉唐的发展,牌坊在南宋出现,并在明初期逐渐成型,历经衡门、华表、坊门、乌头门等多个阶段,多用来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徽州地区商人、文人众多,为纪录家族功勋,有表彰纪念之意的牌坊因而盛行。一座座牌坊,宛若历史遗珠,镌刻着徽州人的血脉辉煌。
在徽州古城的牌坊中,以棠樾牌坊群最为有名。坐落于棠樾村口的牌坊群,以弧形环绕村落,按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其中有一座慈孝里坊,规格最高。相传宋末州县守将叛乱,徽商鲍宗岩被擒获,他的儿子追寻而来,要替父就死,父亲则执意自己赴死,这一父子争死的举动感动乱军,两人被放,朝廷为表其德行,特赐建牌坊,并镌刻永乐皇帝亲笔“鲍家父子全仁孝,留取声名照古今”。
走出展厅,依然让人神往于徽州的风华绝代,这里的一石一刻,一巷一灯,都需要细细品味,百年风雨走过,徽州,依旧从容不迫。
人物雀替:徽商奔走于江湖行旅,或对酒当歌,或锱铢计较,这些生活场景为徽州民间艺人所采撷,一笔一划落在木材商,便有了人物雀替(在梁柱交点安置的构件,既有稳定作用,又有装饰作用)。
画眉夫妻砖雕:女子在庭院梳妆,头戴方巾的男子认真给妻子画眉,送茶的侍者回避不及而却步,这便是汉代张敞为妻子画眉的典故,表现了温馨美满的夫妻之情。
园景图雕砖:图中雕刻两层门楼,衬以山水花草,门扇紧闭,围墙漏窗对称,一侧墙外有梧桐树一株,一侧院内红杏出墙,景物恬静而富有生机。
“荷蟹”图砖雕:宋代文人曾画有“荷蟹”图,明清时期徽州民间将这一题材用于砖雕,以其谐音“和谐”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此图为池塘写实之景,风摇绿叶,荷花溢香,螃蟹与小鸟栖息其间,画面意境生动,题材别出新意,表现出生机盎然的池塘景象。
老人教化图砖雕: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教民榜文》,乡里由老人受理户籍、田土案件,把民事纠纷消弭在基层。图中老人正书写榜文,绅士劝谕少年去申明亭听老人宣讲圣谕。
凤戏牡丹砖雕:盛开的牡丹中,两只凤鸟嬉戏其间,生趣盎然。砖雕以牡丹和凤鸟为题,构成了凤戏牡丹的画面,增添了凤鸟的优美情趣,象征着富贵常在,荣华永驻。
鲤鱼化龙纹砖雕:中国古代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即化成真龙,传递出人们希望金榜题名、升官发财等飞黄腾达的愿望。画面刻画了两条鲤鱼腾跃而起,其中一条头部已经化成龙头模样,在空中身处,威严地目视下方,鲤鱼化龙的画面感强烈,给人一种即将金榜题名成功的紧张感。
交通路线 号线“省博物院”下车;公交乘坐 105/113/129 路至“省博物院南门”下车或乘坐 13 路至“省博物院东门”下车。
知识拓展:①纪录片《徽州古建筑(之一)》(可在安徽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做观看)②纪录片《徽州》